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学养生》 > 2015年第12期
编号:12716620
冬季多瘙痒,找准诱因好应对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日 《科学养生》 2015年第12期
     寒冷干燥的气候使得不少人一到冬天皮肤就瘙痒难耐。特别是在洗澡后或睡觉时感觉四肢和身上奇痒难耐,而且是越抓越痒。瘙痒是许多皮肤病共有的一种自觉症状,如果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则称为瘙痒症。老年性瘙痒症多由于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等因素引起,以躯干多见。冬季瘙痒症常因寒冷诱发,多发生于冬季气温急剧变化时,特别是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或在夜间脱衣睡觉时,便开始瘙痒。

    冬季瘙痒症病因复杂,内因主要为机体内在的疾病,如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异常、阻塞性黄疸、糖尿病、贫血、肾炎、习惯性便秘等。外因多为外来的刺激,如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粉尘,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贴身穿着的化纤衣物等。

    过去皮肤瘙痒病人以中老年人居多,但近年来年轻人中患皮肤瘙痒的也在逐年增加,这固然有冬季气候干燥的原因,但这些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洗澡过勤,有的还喜欢每天泡热水澡、搓澡。冬季人体皮脂腺、汗腺分泌的皮脂及汗液减少,皮脂膜会明显变薄,如果洗澡过于频繁,并大量使用浴液,就会使正常角质细胞过多脱落及皮脂膜进一步变薄,导致皮肤屏障破坏,从而引起皮肤干燥瘙痒。

    预防皮肤瘙痒首先要认真查找病因,积极治疗引起皮肤瘙痒的原有慢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皮肤保湿,加强对皮肤的护理。

    冬季要适当减少洗澡次数。冬天应根据季节气候及个人的皮肤状况适当减少洗澡次数。年轻人每周2次,老年人皮肤更加干燥,一周1次即可。洗澡的时间不要过长,水温以40℃为宜,避免热水烫洗。尤其要避免用力搓澡,因为搓洗可以导致正常角质细胞过多脱落及皮脂膜变薄,使皮肤屏障保护功能被破坏,引发瘙痒。洗澡不要选择碱性偏大的香皂,宜选用含有滋润成分的沐浴露,而且尽量减少沐浴露的使用次数,浴后即刻全身涂抹有滋润保湿功能的润肤剂。 如果皮肤十分干燥,可选用甘油、凡士林、橄榄油等滋润性较强的护肤产品,锁住皮肤表面水分,缓解干燥瘙痒。

    衣服要宽松、舒适,贴身衣物最好穿质地柔软的纯棉衣物。不少人冬日肌肤干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贴身衣服含有化纤类物质。化纤类物质更容易引发静电,导致肌肤干燥,因此纯棉内衣是冬日肌肤滋润的最佳选择。同时还要确保衣服不要太紧。应尽量穿长衣裤,以防寒风直接吹皮肤,而使皮肤更加干燥。

    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冬季天气干燥,平时应多饮水,补充肌体和皮肤的水分丧失。如果感到口渴时才想起喝水,人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而人体一旦缺水就会从皮肤中夺取水分,因此最好养成定时定量喝水的习惯。在洗澡前或后喝一杯温开水,也可以补充全身的血液容量。在饮食方面,要尽量多摄入些富含维生素A、E的食物,如胡萝卜、卷心菜、香菇及花生、芝麻等果仁,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按医嘱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已出现皮肤瘙痒者应少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烟、酒、辣椒、胡椒、大蒜、葱、芥末、生姜、咖啡等;少吃糖类食物,过多的糖会增加皮肤上细菌的繁殖,刺激皮肤,造成皮肤瘙痒;少吃鱼、虾、蟹等海产品,它易使皮肤血管周围的活性物质释放出来,加剧皮肤的瘙痒。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气候环境变化对皮肤的刺激,特别是寒风侵袭、被褥太暖及汗液的刺激。特别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遇事豁达开朗。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便秘者可多吃一些含纤维素较高的食物,如豆类、芹菜、土豆等。

    如果出现剧烈瘙痒,甚至出现红斑、丘疹,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抗组织胺药、维生素类药物对瘙痒都有一定治疗或辅助作用,去炎松霜、皮炎平霜也是较好的外用药。也可选用防风通圣丸或润燥止痒颗粒等有很好止痒作用的中成药。

    中医认为,冬季瘙痒多因血虚生风导致,与肝、脾、肾功能不足有关。只要按按腿上的4个“止痒穴”,就可以有效缓解。

    脾经——血海穴。血海穴是足少阴脾经上的穴位,有“血之海”的意思,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两寸。具有调节血液循环、祛风的作用。

    脾经——三阴交。三阴交是足少阴脾经上的穴位,位于内踝尖上约四指宽的位置,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

    肾经——太溪穴。太溪穴是肾经上的穴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具有补水的作用,水多了,自然克风木。如果觉得太溪穴位置不好找,可以用涌泉穴来替代,它也属于肾经上穴位,位于足底脚心。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涌泉穴的时候,必须在出现了发热、酸胀感后,再按揉3~5分钟,才会有效果。

    肝经——行间穴。行间穴是肝经上的穴位,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具有平肝祛风、止痒的作用。, 百拇医药(高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