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358124
痛风病的漫长探索历程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29日 江南保健报 总第1300期
     痛风是当今继糖尿病之后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痛风”一词来源于拉丁文Tophus 的音译形式。该病最早由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弟子所引用,其含义为“筋瘤”、“灼热”、“结节肿块”,实际乃指痛风结节。“痛风”一词在中国最早见诸于元代名医朱丹溪的《格致余论》中。因为痛风发作时患者十分疼痛,甚则累及行走,但此病早期常在数天内不治而愈,来去如风,故名“痛风”。

    在痛风病因未被发现的时代,西方一些人认为患痛风是“被魔鬼咬住了脚”。1679年,荷兰的列温赫克用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了尿酸钠的棒状结晶,但当时不明其成分。此后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医学界对痛风的研究始终未取得任何突破性进展。直到1776年,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了尿酸,1797年英国化学家温莱斯特分析出尿酸钠盐,从中分离出了尿酸,并尝试解释尿酸与痛风的内在关系。1848年,英国医生戈特从血液中查出尿酸。1899年,德国福瑞德温勒证实注射尿酸钠结晶会引起急性关节炎。1907年,德国伊密尔费沙提出嘌呤-尿酸的完整代谢过程。1929年,赛因浩索提出了尿酸的排泄理论。直到1961年,MC·卡迪、海尔莱德使用偏光镜直接观察到痛风石中的尿酸盐结晶。从此,医学界对痛风和尿酸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随之采取对症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胡容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