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09.03.10
编号:2953
揭开中医脉诊“神秘面纱”(二)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0日 大众卫生报 2009.03.10
     毛以林

    要做到切脉知病,不仅要有好的望、闻、问、切的基本功,同时要善于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去推测患者的症状,把握病因,分析病情。

    有年大概3月份我回老家看望慈母,看了这么个病人。这个病人是我小学同学的父亲,当时60余岁。到家的当晚,我的同学便搀着他那用一根木棍探路的父亲来到我家,同学告诉我,她的父亲20天前突然看不见了,让我给想想办法。

    这可给我出了个难题,我不是学眼科的,然病人来找我,怎么也不能让病人一点希望都看不到吧,于是我就问起病时的情况,他父亲说,起病发了3天高热,接下来两眼就看不到了。就伸出手来,其他什么也不说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只有通过切脉看出病因的医生才是好中医。

    说实话,我对脉学的研究达不到切脉就知病的境界,但这病人已经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发热之后两目失明,肝开窍于目,其病因为热,所以其失明的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肝火上冲,二是热病伤肝阴,两目失养。

    于是,我让病人伸出舌头来,舌红,苔黄。细细体会其脉象,六脉弦而不柔,当属实证,肝火上冲。

    接着,我又开口问他,口苦吗?答曰“口苦”,便秘吗?答曰“便秘”,口干吗?答曰“口干”,喜欢喝冷水吗?答曰“喜欢”。

    她的女儿在一边就说:你拿(切)脉都能看出我父亲的病来,你一定有办法。

    说实话,我的切脉水平没那么高,我是整合了病人起病病因、结合舌苔、按照中医理论推论,再以脉象印证断定他是肝火上冲于目。处方龙胆泻肝汤清泻肝经实火,加谷精草、密蒙花、木贼草清热明目,另加大黄通便泻火,去木通、泽泻以防利水伤阴。病人服方5剂,就有光感,便畅,去大黄,10剂弃木杖,20剂两目恢复正常。

    我想,揭开了中医脉诊的“神秘面纱”,对患者和医生而言,都是有启示的。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医学博士 毛以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