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5402
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2日 大众卫生报 2009.07.02
     孔自来

    6月23日,广东惠州公交车司机李国清因为公司要他加班而发泄情绪,竟然驾车在闹市狂奔10公里,连撞28部车,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的惨剧。我们在痛斥公交车司机造成无辜伤害的同时,也应对公交车司机的心理问题引起关注。

    公交车司机很辛苦。许多人身心疲惫,压力很大,因此容易诱发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障碍。据初步信息显示,李国清性格内向,很少和别人说话。很明显,他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内心里有某种自卑,心理上有受挫感。这些特征构成一个在世界面前封闭自己的人攻击性的心理背景,通常会潜伏,但遇到强烈的刺激会以可怕的形式倾泄出来。另外,李国清因身体不适在休假,身体不适也会引起不良情绪,产生抑郁焦虑等,而在李国清休息时,队长要求李国清加班,所以更加加重了李国清的不良情绪,再加上一系列的等车等原因,让李国清的心理处于一种非理智的状态之下,又没有及时调整,从而出现了因为心理承受力达到极限而采取极端攻击性行为,这是可悲的。因此,对于公交车司机来说,除了业务技能、思想人品、心理素质(比如不能暴躁,在紧急关头能够冷静)等要求外,对于心理健康必须有一定的要求。当下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公交车司机的心理危机已不容忽视。我们会常常见到公交车司机开快车、抢道、与乘客对骂对打等现象,这与公交车司机长期处于精神和心理双重压力下,导致很多驾驶员容易情绪波动、行为偏差,以致于产生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不无关系。

    因此,对公交车司机进行心理辅导非常重要。在驾驶员日常管理中,不能只注重其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安全、服务、法制意识教育,还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香港及美国纽约等城市,职业司机要想从事公交驾驶工作,必须通过心理筛查,这是公交行业准入资格审查的重要一环。

    心理咨询师 孔自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