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 > 抗生素专题
编号:15749
专家解读 抗生素使用“四不”原则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26日 大众卫生报 2010.10.26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耐药细菌知识问答》中指出,公众要慎重使用抗生素,对抗生素的使用要坚持不随意买药、不自行选药、不任意服药、不随便停药的“四不”原则。就此,湘雅医院急诊科罗学宏教授应本报之邀,对以上原则作了相关解释,同时提出了实用性的建议。

    不随意买药:应凭处方购药。

    建议:要提高全社会对安全使用抗生素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各相关法规间的衔接,并通过加大惩处力度,营造安全、合理用药的社会环境,造成严重后果者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不自行选药:需要专业医师或临床检验后做出判断,对症选药。

    建议: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确有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需要专业的评估。医生应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的抗生素,做到个体化用药;但如果受条件限制或病情危急,亦可根据感染部位和经验选用,然而可靠性较差。一般情况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多见。尿道和胆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多见。皮肤伤口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

    不任意服药:不要盲目乱用家庭储备的抗生素,要根据医嘱服用。

    建议:不要自己当医生进行自我药疗,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主动要求。90%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且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康复,所以看感冒等日常小病时不要动辄要求医生开抗生素。严加控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尽量避免在皮肤、黏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因其易导致过敏反应,也易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不随便停药:一旦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有效浓度。

    建议:抗生素的使用一般都需要3-5天,很多患者使用1-2天之后觉得病情没有缓解,就自主换药。或者自己感觉好一点就停药,这都很容易造成细菌耐药。因为抗生素的药效是依赖于有效的血液浓度,如果达不到有效的血液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相关链接

    及时洗手

    远离细菌侵害

    若普通人能做到勤洗手,则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下面十种情况应该及时洗手,而且每次洗手时间要达到30秒钟: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口水之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之后;在室外玩耍粘染了脏东西;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接触各种宠物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自身免疫力是对付超级细菌的最好武器;不要过分依赖药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