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1.03.08
编号:21892
药丸上色有学问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8日 大众卫生报 2011.03.08
     姜会仁

    药丸最早出现的国家是埃及,不过最初药丸表面粗糙,且为泥黄色,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才有不同颜色的药丸出现。不过,并不是所有颜色都会用来造药,药的颜色其实有很大学问,亦有禁忌。

    大部分药品是白色,但药品种类千百种,许多药品的形状、尺寸大同小异,尤其同一家药厂的产品,或同一成分、不同剂量的药,如果形状都差不多,为了避免调剂、用药时混淆出错,有些药品会特别上色来区别。

    但有些色素会影响药性,如黄色五号,可能引发某些人的过敏反应。曾有病人服用后出现奇怪的副作用,研究了半天才发现,不是药的成分有问题,而是色素选得不对。

    此外,药品用色也会影响病患的观感。曾作过一项研究,发现患者最中意的药品颜色前三名是白色、浅黄、浅红,并显示鲜明的淡色系药品外观最能搏得病人信赖;相较之下,紫、黑、棕等深色系,被认为外观怪异,较不讨喜。

    药品颜色也会影响患者用药意愿。曾有精神科患者,对于红色或橘色等颜色鲜艳的药会存有戒心,以为是毒药,不敢服用。所以大部分精神科用药都得保持朴素外貌,让患者愿意服用。而心血管或糖尿病药,它们通常的颜色不会是强烈的颜色,否则会予人错觉,服食这些药,可能病情很严重。

    有些药品则基于商业宣传的考虑,刻意选择特殊颜色,以外观采用一般药品少见的蓝色,打响知名度。

    不过在专家眼中,药品颜色其实还有另一重要的作用,即辨别药品是否已变质。像原本白色的药品变黄、出现斑点,可能是吸湿潮解、氧化作用、或接触日光而起化学反应,有变质之虞,最好避免使用。

    姜会仁,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