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律失常
编号:31373
抗早搏 当心药物反致心律失常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4日 大众卫生报 2012.09.04
     早搏既可以是各种心脏病的表现,也可以发生在没有心脏病的生理状况中,如剧烈运动、大量饮浓茶或咖啡、腹泻和呕吐后的电解质异常等等。一旦早搏引起了明显的不适症状,通常要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中除了针对各种心脏病病因的对因治疗外,重要的一点是解除心律失常的症状,即抗心律失常治疗。

    目前治疗早搏的药物有很多,如各种早搏均可应用的心律平、可达龙(胺碘酮)、施太可(索它洛尔)、莫雷西嗪等,还有主要应用于室性早搏的慢心律、利多卡因,还有主要应用于房性早搏的异搏定。具体药物的应用要参考医生的意见,但在正确选用治疗早搏药物的同时,还要警惕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即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反而导致了心律失常,它使患者的早搏不但没有治疗好,还增添了新的问题。

    因此,如果在服用治疗早搏的药物过程中症状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症状恶化,就要警惕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可能。这时需要立即看医生。医生可通过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或者心脏电生理检查等手段来判断存在的问题。

    上海华山医院

    主任医师 罗心平

    ■相关链接

    避免四种不合理用药

    ●自行加大了治疗早搏药物的剂量,或者不小心超量服用了药物。

    ●不合理地联合用药,不按照医嘱同时服用了几种药理作用相加的药物,如心律平+可达龙,异搏定+倍它洛克等(如果特殊情况下医生认为有必要联合使用这些药物另当别论)。

    ●未考虑自身情况。如本身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慢性肝炎或尿毒症,影响药物的正常代谢及排泄,导致药物容易蓄积中毒;长期进食少,或者呕吐、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代谢紊乱、低血钾和低血镁等情况发生,易引起致心律失常作用。

    ●未顾忌一些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急性心肌炎、严重心肌病、左心室扩大,严重的心肌缺血,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等控制不佳,心肌代谢严重受损害,心肌细胞的功能状况差,就容易出现问题。

    当我们知道了上述知识,就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抗早搏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