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果实类 > 化橘红
编号:34257
陈皮、橘红、化橘红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4日 大众卫生报 2013.03.14
     张裕民

    陈皮、橘红、化橘红 陈皮与橘红同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因二者加工不同分为陈皮与橘红。橘成熟时采摘,剥取果皮,阴干称为陈皮;橘成熟时采摘,剥取果皮,去掉橘皮内部白色部分后(或直接削下外果皮),晒干或阴干称为橘红;化橘红则来源于同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干燥未成熟外果皮。

    陈皮又称橘皮,气香,味辛、苦,《本草纲目》称橘皮“和中理胃药则留白,下气消痰药则去白”,说明陈皮和橘红在功效和临床应用上是有区别的。陈皮功能主要是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疗脾胃气滞湿阻所致的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呃逆、咳嗽痰多等症;而橘红气芳香,味微苦,温燥之性胜于陈皮,有利气、消痰,兼发表散寒之功,外感风寒、咳嗽痰多者用之为宜;化橘红气香,味苦、微辛,无发散之性,但性偏温燥,燥湿化痰之力较胜,兼能消食,故多用于风寒咳喘痰多、呕吐呃逆、食积不化、脘腹胀痛等症,尤宜于寒痰、湿痰所致的咳喘、痰多,胸膈胀闷。

    湖南中医药大学主任药师 张裕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