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34299
中风后12小时 做CT更准确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9日 大众卫生报 2013.03.19
     老王一直患有高血压,前不久突然出现语言不清、吞咽障碍等表现,家人把他送到医院做CT检查,但结果并没有显示什么异常,医生开了些药便让老王回家了。

    可老王回家后病情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家人不得不再次将老王送到医院,医生再次为老王做CT检查,这次结果显示为中风。

    家人很不理解,为何第一次CT没有检查出来,是医院耽误了老王的病情。但医生解释说,并不是第一次的检查不准确,而是老王做CT的时间不合适。

    一般来讲,出血性中风(脑出血)在起病3小时内血肿尚未形成,CT扫描可无异常,而4-5天后脑内血肿周边开始溶解吸收,10天后小的血肿可吸收不留痕迹,所以,出血性中风宜在起病3小时后至1周内做CT。而缺血性中风(脑梗塞)在发病12小时内液化灶尚未形成,做普通CT检查也可无异常发现,因此,为明确诊断,应在发病12小时后做CT。

    因此,如果病人出现偏瘫、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表现时,即使CT检查无异常,也不能排除中风可能,应在12小时后复查。

    但是,对于一些病情很重的病人,如出现剧烈呕吐,瞳孔一大一小,或双侧散大,呼吸、心跳停止者,就应立即进行脱水治疗(快速静滴甘露醇,并静注速尿),而不应该搬病人去做CT检查,因为这样做会使病情迅速加重,危及生命。

    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 常怡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