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5.05.14
编号:48534
解读反季节蔬菜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4日 大众卫生报 2015.05.14
     近日,有媒体称草莓农残超标可能致癌,一时舆论哗然。食用绿色健康蔬菜,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热门话题。那么,反季节蔬菜也会农残超标、致癌吗?反季节蔬菜到底能不能吃呢?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反季节大棚蔬菜不利农药降解

    据专家介绍,豇豆和四季豆都属于当下的反季节蔬菜,很多类似的反季节蔬菜都是大棚蔬菜,而大棚中的温度和湿度较高,不利于农药降解,容易使农药残留在蔬菜上。如果在体内长期积累微量农药,对人的肝肾容易造成损害,引起贫血、脱皮,甚至白血病。如果不是本地的反季节蔬菜,则难免经历“长途跋涉”,运输中会造成一定的营养损失。一些食物中天然的抗癌物质和酶在运输过程中也会被破坏。因此,最好还是以食用时令蔬菜为主。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夏天的白菜,外表可以,但味道远不如冬天的;冬天的西红柿大多质硬而无味。这些反季节菜,含激素太多,长期食用的话,对人体有害无益。违背自然生长规律的菜,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寒热消长规律,会导致食品寒热不调,气味混乱,成为人们一厢情愿食用的反季节蔬菜。孔子对此早有精辟的论述:“不时,不食。”就是说,不符合时令的菜就不吃。

    五种办法可有效减轻“农残”

    第一,把买回来的蔬菜浸泡5分钟再冲洗,或用淘米水浸泡,中和农药毒性;第二,用5%的盐水洗菜;第三,黄瓜、茄子等农药用得多的蔬果最好削皮再吃;第四,高温加热也会使农药分解,一些耐热的蔬菜,比如菜花、豆角、芹菜等洗净后再用开水烫几分钟,可使农药量下降30%,再经高温烹调,就可以清除90%的农药;第五,阳光照射可使蔬菜中的部分农药被分解、破坏。据测定,蔬菜在阳光下照射5分钟,有机氯、有机汞等农药的残留量可减少60%左右。

    刘娇

    ■延伸阅读

    警惕含“天然毒素”的蔬菜

    蚕豆 蚕豆种子中含有巢菜碱苷,人食用这种物质后,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蚕豆黄病)。为了防止出现蚕豆中毒,最好不要吃新鲜的嫩蚕豆,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

    发芽马铃薯 马铃薯全株都含有毒成分茄碱,特别是芽、花、叶及块茎的外层皮中含有较高的茄碱,马铃薯嫩芽部位的毒素甚至比肉质部分高几十倍至几百倍。未成熟的绿色马铃薯或因贮存不当而出现黑斑的马铃薯块茎中,都含有极高的毒性物质。吃时,如果发现发芽或皮肉呈黑绿色时,最好不要食用。

    黄花菜 又称为金针菜,含有秋水仙碱,如果人体摄入秋水仙碱后,会在人体组织内被氧化,生成二秋水仙碱。而二秋水仙碱是一种剧毒物质,可毒害人体胃肠道、泌尿系统,严重威胁健康。一个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鲜黄花菜50-100克即可引起中毒。可将鲜黄花菜在沸水中稍煮片刻,再用清水浸泡,就可将大部分水溶性秋水仙碱去除。也可将鲜黄花菜煮熟、煮透,再烹调食用。

    范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