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 > 抗生素专题
编号:49865
长期用抗生素 引发肠炎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21日 大众卫生报 2015.07.21
     长沙市中医医院东院内四科近期收治了一位奇特的病友,杨某,男,74岁。自诉一月前不慎受凉后,出现腹泻、腹痛,拉黄色稀水便,每天7-8次,遂求诊于附近社区医院,医生间断给予“头孢类”抗感染、止泻等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此外,在1月前,他还有“前列腺增生电切术”病史。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考虑患者情况为结肠积液扩张。予以抗感染、解痉、营养支持、止泻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病友病情无明显改善。肠镜检查示:肠壁满布白色饭粒状的,不易拭去的新生物。

    该科主任韦怡分析病情,认为病友本次入院前,行前列腺手术期间,连续使用抗生素达20余天,出院后在社区间断使用“头孢类”一月,入院后化验大便常规及细菌培养2次均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肠道菌群失调所致伪膜性肠炎可能性大,要求停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给予活菌口服及灌肠治疗,治疗3天后,患者腹泻、腹胀症状明显缓解。

    伪膜性肠炎(PMC)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也可累及小肠的急性黏膜坏死、纤维素渗出性炎症。临床常见于应用抗生素治疗之后,故有“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之称。现已证实PMC是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所致。病情轻重不一,严重病例可致死亡。多发生于老年人、重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及外科大手术后等。

    在此,韦怡提醒,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是防止伪膜性肠炎的关键。

    周园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