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6.04.21
编号:55131
五色汗液 五种警示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21日 大众卫生报 2016.04.21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故汗是人体阴阳变化的显示器,从出汗的情况和汗液的颜色可以观察到人体很多疾病。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医家把汗液分为五种颜色,分别警示机体出现的五种情况。

    黑汗 中医认为黑色属肾,肾藏精,主水液。出黑汗意味着肾虚,特别是肾阴虚,会出现一些肾虚的症状,如未老先衰、尿多尿频、水肿、呼吸困难、喘促气短、耳鸣耳聋、大便异常、泄泻便秘等。肾阴虚者可以服用六味地黄汤、左归丸进行治疗;肾阳虚可以服用金匮肾气汤、右归丸。

    黄汗 中医认为黄色属脾,脾喜燥恶湿,出黄汗意味着脾有湿热,会出现一系列湿热症状,如食少腹胀、便溏、水肿、带浊,有的还会出现巩膜发黄、皮肤发黄、尿黄等。临床上可以服用清热利湿的药方,如茵陈蒿汤等。

    白汗 中医认为白色属肺,肺主一身之气,出白汗就有可能是肺气虚,可表现为胸闷咳嗽、喘促、气虚不足、少气懒言、呼吸无力等。因心肺之间的气血失调,还可出现心绞痛、心慌气短等。治疗上除补益心肺之气外,还可多食用些白色食物,如白菜、萝卜、百合、银耳、莲子等。

    红汗 中医认为红色属心,医学上红汗又称为血汗,如出血汗就说明可能血行异常,提示身体某部位有出血倾向。

    绿汗 中医认为绿色属肝胆,肝主疏泄,胆有贮藏和排泄胆汁的功能。如果出绿汗,提示胆精外泄,可能有肝胆方面的疾病。若糖尿病患者出绿汗,有可能是铜元素中毒,预后不佳。

    大夫堂国医国药馆教授 周祖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