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61285
补偿心理 得不偿失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28日 大众卫生报 2017.02.28
     溺爱孩子是许多家长的通病,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实际上是补偿心理在作崇。补偿心理在家庭教育中十分常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怕孩子受到委屈 有的家长小时候时常受到虐待,或是家里特别穷,于是尽量满足孩子,处处迁就孩子,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以此补偿自己儿时受过的苦难。

    把理想转嫁给孩子 有的家长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管孩子愿不愿意,也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特长,总是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只注重物质补偿 有的家长工作特别忙,经常早出晚归,连吃饭都没时间陪孩子。家长自知亏欠孩子,便想从其他方面进行补偿,以减轻内心的愧疚。

    过度怜悯孩子 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有缺陷,于是给予孩子特别照顾,即便孩子犯了错,也不批评他。

    补偿心理是一种让人不易察觉的行为,而事实上,补偿心理不利于孩子成长,尤其是过度补偿,它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补偿心理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低能。如果家长不让孩子插手任何事,这无异于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孩子什么也不会做,也不懂得承担责任,更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其次,物质补偿无法代替精神需求。即便家长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全给孩子,也无法满足他们对父母爱的渴望。与其拿东西补偿孩子,不如多抽时间陪伴孩子,让他们的回忆里有爸爸妈妈参与的痕迹。再次,替孩子规划人生,容易埋没孩子的真正才能。

    因此,作为父母,千万不要把补偿心理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否则将会得不偿失。周礼,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