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64405
“空心病”也是一种心理障碍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25日 大众卫生报 2017.07.25
     有项调查统计:北京某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一位高考状元在自杀未遂后这样说道。这样的个案,笔者在过去三四年心理治疗过程中经历了很多,而且越来越多。

    近年来,一个现象越来越突出,即非常优秀的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

    这背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物质越来越丰富,为什么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贫乏和苍白?让人想到一个词,叫做“空心病”。

    “空心病”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也许可以把它称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所有的药物都无效。
, 百拇医药
    “空心病”的主要表现:

    1、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符合抑郁症诊断。它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同学或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2、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他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和成就,这些成就似乎是一种瘾,一种毒品。他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当他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了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3、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需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丈夫、好妻子。
, 百拇医药
    4、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5、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所以他们倾向于不用那么痛苦和惨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比如自缢、服药。

    6、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可能他之前已经有过尝试自杀的行为。

    7、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他们的问题大概不是通过改变负性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你会发现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不错,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但总的来说不是那种典型父母离异、早期依恋、早期寄养的问题。

    笔者做了20年精神科医生,刚做精神科医生时,中国人精神障碍、抑郁症发病率是0.05%,现在是6%,12年的时间增加了120倍。每100个中国人当中,有13个人是焦虑症患者,更糟糕的是目前我国自杀率在下降,但是中小学自杀率却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已经等不及进大学,他们在中小学就开始有自杀行为了。

    空心病是一种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但教育缺失是根源之一。我们的教育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还是在毁掉一代孩子?大约从2000年开始,每当寒暑假的时候,大量的学生会送来医院接受治疗,他们网络成瘾、焦虑,他们和父母的关系出现了严重裂痕。父母有勇气把孩子送到精神病院去,或把他们送到网瘾学校,让他们接受电击的惩罚。其实这是推卸责任,父母和教育才是问题的根源,他们只看到孩子躲到网吧去打游戏,却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躲到网吧打游戏,这就是教育的失败,值得所有人深思。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 徐凯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