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8.10.09
编号:72787
宝宝不宜过早学走路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9日 大众卫生报 2018.10.09
     “我的宝宝不到1岁就能自己走路了!”“我的孩子2岁都会骑自行车了”……宝宝的一些超前本领常让父母们骄傲不已。不过,专家表示,孩子走路还是慢慢来为好,不宜操之过急。

    宝宝过早站立或行走会让脊柱和下肢过早负重,会对宝宝的骨骼发育造成一定影响,时间久了,容易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即常说的“O”型腿和“X”型腿。宝宝正常学走路的时间应该在12~14个月,体重偏胖的宝宝宜更晚。

    宝宝刚出生时,小腿多会向内弯,而在发育初期,宝宝的大腿骨会偏向内旋,导致宝宝两腿与膝关节向外远离,形成O型腿,也就是医学上所谓的“膝内翻”。宝宝刚开始学站立或学走路时,O型腿会更加明显,但随后会自行调整回来,一般在1岁半以前几乎都会恢复正常,如果宝宝的O型腿超过2岁仍未改善,就需要去专门的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另有一些宝宝学走路时经常跌倒,让父母十分担心。事实上,这是由于宝宝的平衡感及肌肉运动协调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造成的,容易出现重心不稳,这是正常现象,只要宝宝跌倒次数日益减少,那就表示宝宝一直在进步,父母就不必紧张,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孩子超过一岁半不会走路或走路不稳,那么还是最好带孩子去医院儿保科检查,看看是否是因为骨骼发育问题或者身体肥胖导致的发育迟缓,越早发现问题,越早进行干预治疗,对孩子成长越有利。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中心 闫淑媛,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