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79786
如何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 防疫期间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5日 大众卫生报 2020.03.05
     防疫期间

    下班回到家,三年级的大宝跟我抱怨:天天待在家里,我觉得越来越烦了,每天做完作业就不知道要做什么,太无聊了。睡觉还老觉得睡不够,全身都不舒服,越来越没劲了!我打趣她一句:哎哟,你不会抑郁了吧?谁知道她竟然一下子红了眼圈。我意识到这一次她是真的心情不好,于是拉着她一起坐下来。首先我肯定她出现烦躁、无聊、困倦的感受都是很正常的。她一听说自己的这些情绪都正常,马上就打开了话匣子,控诉自己在家日子的“艰难”,我微笑着听她抱怨,她说完后,心情明显好了很多。

    这个小小的生活插曲不禁让我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将一个个家庭框在了小小的家里面。孩子们的假期显得异常冷清,不能去户外锻炼,不能去亲戚朋友家玩,也不能参加社会实践。时值开学季,孩子们不能返校,每日还要通过网络完成学习任务,同大人们一样,孩子也会出现很多心理困难。对于小的孩子,常见的是因为生活无聊导致烦躁、发脾气;大点的孩子,对于病毒的危害性有了更多认识,可能也会出现恐慌、焦虑,严重者会发展出疑病的表现,因此寝食难安;毕业班的孩子,对如何完成学业也会感到焦虑。那么,家长们该如何正确安抚和疏导孩子的焦虑心理,帮助他们更好地渡过疫情期呢?
, 百拇医药
    首先,我们一定要明白,孩子们所有的感受都是真实并且正常的。在面对一个危机事件时,感到焦虑和恐惧是具有生存意义的,可以帮助人们规避风险,更好地活下来。所以要避免对孩子们说不要害怕、要坚强、要勇敢之类的话,要正常化孩子的反应,反复告诉孩子他的担心、恐惧、烦躁都很正常,大人也会有这样的反应。对于孩子来说,大人是有力量的象征,是认同的对象,大人认可他们的反应会减轻他们对自己出现不良情绪的沮丧感。孩子们能够体会到不同的情绪,说明他们对情绪的感知能力是敏锐的。就像我们需要痛觉神经来保护我们自己躲开伤害,对于疫情出现担心、恐慌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在家做好隔离、出门在外更好地做好防护。当孩子们的情绪被理解之后就会觉得轻松很多。

    其次,要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话跟孩子解释病毒。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年幼的孩子不能通过媒体获取疫情的信息,所有对于疫情的认知都是来自于身边的家人。家长自己要注意稳定情绪、避免被恐慌压倒,不要在家里制造草木皆兵的恐慌气氛,同时向孩子传达关于疫情的积极、正面的消息;对于稍微年长的青少年,他们很多时候也能够从各种媒体获取信息,所以对于他们的干预需要家长自己了解关于病毒的科学信息,和孩子分享这些科学的信息,减少网络上的不实信息给孩子造成的恐慌。

    再次,我们需要赋予孩子居家隔离的行为一些积极的意义。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个多月的时间不出门,无娱乐活动,确实是一件很乏味无趣的事情。疫情是一个危机事件,如何让孩子们在这个危机事件中获得成长,和孩子们对于这个事件的理解是紧密相关的。家长们应该向孩子传递防疫期间具有激励作用的人和事,帮助孩子去感受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孩子为自己能够成为防疫阻击战的一员感到骄傲。

    最后,要给孩子适度的学习任务、规律的作息安排、必要的亲子互动时间,保持孩子生活的张弛有度,避免让孩子用手机游戏打发时间。对于疑病、强迫、焦虑表现严重的孩子,必要时候需要辅以药物治疗。

    北京平安医院心理科主任 郑晓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