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20.08.25
编号:82566
营养专家全面解读“零添加”含义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不得标注“零添加”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25日 大众卫生报 2020.08.25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不得标注“零添加”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一项内容指出: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不得标注“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引起广泛关注。

    1.市面上标注“零添加”的产品,是否真的做到了零添加?

    “零添加”“不添加”“不含有”并不是国家标准规定的术语,而是商家营销使用的一种说法,将没有使用或根本不含有的成分说成“零添加”,以突出强调没有该成分,主要作用是吸引消费者注意。

    为什么商家要写上“零添加”呢?这和我们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心理追求是分不开的。糖吃多了会让人肥胖,防腐剂摄取过多对身体不好,所以要少吃糖、不吃糖,少吃或不吃含防腐剂的食品。这些心理诉求看似有道理,实则都不全面,却给商家创造了商机,“零添加”的说法正好迎合了消费者这种心理诉求,让消费者误以为“零添加”的食品比没有标注“零添加”的更健康营养。
, 百拇医药
    其次,根据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现行是2011版),“0”界限值并不是绝对的0,而是含量低微,或其摄入量对人体营养健康的影响微不足道时,标示为“0”。同时该标准也规定了《预包装食品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声称的要求和条件》,具体如何声称要按照这个规定进行,不可以更改。商家声称的“零添加”“不添加”“不含有”都不在这个规定中。例如:对于碳水化合物(糖),含量声称方式规定为:“无或不含糖”,含量要求是“≤ 0.5 g /100 g(固体)或 100 mL(液体)”。这里的糖泛指碳水化合物,不是单指“蔗糖”,和商家“零添加”的说法是完全不同的。

    2.如何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我国对市场上常见的添加剂进行了使用量规定,从1996年国家出台的第一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到现行的2014版,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范围不断更新,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实际生活中,完全没有添加剂的预包装食品基本找不到。
, http://www.100md.com
    在我国,食品企业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其生产的食品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强制标准,因此,只要食品企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产的食品,我们都可以放心食用。

    3.如果该《办法》正式落实,商品标签可能很少会出现“零添加”“无添加”等字样,但是难免会有商家“打擦边球”,以暗示或者广告宣传的方式示意自己的产品“零添加”,消费者又应该怎样判断这种产品的优劣?

    商家的营销方式多种多样,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与时俱进,学会分辨这种“擦边球”现象。

    (1)定期阅读权威可靠的科普文章,增强自己在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

    (2)学会看配料表(原料表):这个表是按照各成分用量递减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添加剂一般在后面。

, http://www.100md.com     (3)学会看营养成分表:成分表上“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简称“糖”),这三个含量任意一个高,都意味着热量高,要适量食用。

    (4)货比三家:观察以上两表,并和其他同类产品作比较,选择适合的。

    4.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食品禁标“零添加”有何意义?

    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整顿市场。任何标准和法规都要与时俱进,《办法》的及时出台,也是对国家标准的及时补充;二是消除概念混淆。商家借用概念混淆,让消费者误以为标有“零添加”的食品是营养健康食品,实际和营养健康没有关系,只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而已。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韩学刚,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