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21.11.04
编号:81881
小儿镇静安全性高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1月4日 大众卫生报 2021.11.04
     彩超、CT、核磁共振、听力检查、肺功能等检查都需要患者保持安静或睡眠状态,才能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由于儿童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合作性差,常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导致检查的失败率很高。因此,儿童在完成这类检查常需要在强制约束或镇静辅助下才能完成。那么,儿童镇静到底有没有副作用呢?

    镇静是通过药物或行为诱导等方式使人体的紧张情绪、恐惧心理得到改善或消除,达到精神放松、生命体征平稳的方法,镇静的方式通常有经鼻吸入、口服以及静脉注射等。麻醉医生在详细了解患儿身体状况和既往病史后,会选择对个体最有效、最精准、最安全的方式进行镇静,力求患儿在舒适、无痛的情况下接受各项检查。

    大部分患儿在镇静后10~20分钟可进入睡眠状态,完成检查后,医生会指导患儿催醒复苏,如弹足底、捏耳垂、吹气、扶站、呼喊等。患儿苏醒后需在复苏室观察20分钟,不可擅自离院,需在医生或者护士评估并准许后方可离院回家。

    镇静药物由专业的麻醉医生使用,剂量在安全范围内,通常不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但由于个体差异,仍有极少数会出现口干、过敏等不良反应,故镇静过程中需常规观察和密切监护,以便及时发现意外并及时处理。

    湖南省儿童医院

    舒适化医疗管理中心 肖秋英,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