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女性》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2803386
给白雪公主的后妈定罪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健康女性 2014年第12期
     影像的时代,人们喜欢用电影对现实进行类比和诠释。这段时间,每逢有年轻女孩离奇死亡,人们都会联想起类似的电影。不过,最近一起年轻女孩死亡事件曝光后,人们却用一部电影来进行反省。

    事发之后,死者家人沉默许久骤然发声,他们提供的讯息将嫌疑指向了某个人,网人于是像往常一样忙着推理破案及定罪。就在此时,与事件有关的新闻和微博后面有人回复:“《白雪公主杀人事件》又要重演了?”这条回复,很快蔓延到了所有相关微博后面。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改编自凑佳苗2012年出版的小说,不算特别好的电影,却有很多值得讨论之处,例如公司里的人际政治,以及人们生活中的“罗生门”。如果想深奥一点,也可以用三木典子的处境,探讨一下人群之中,相貌较为出众者的遭遇,像赫尔曼·麦尔维尔用《水手比利·布德的故事》来讨论“漂亮水手”们的命运。但最紧扣当下形势的,却是人们和媒体的关系,这个电影给出一条比较清晰的线索,让我们看到,人们是怎么被媒体影响,把视野里的人划分成白雪公主和后妈,又是怎么为后妈定罪的。
, 百拇医药
    凶案发生后,被害人三木典子因为美貌惊人,立刻成为人们心中的“白雪公主”,有了大量粉丝,而她的女同事们也立刻有了原罪,她们必然嫉妒她,也必然是因为嫉妒而杀死了她。电视台记者和群众们被这种微妙情绪误导,开始搜寻真凶,白雪公主周围的人也果然是经不起细细打量的,她们都有嫌疑、都有破绽,也都有足以成为证据的各种行迹,例如美姬在少女时代的暗黑嗜好,和案情竞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这些线索经过电视台扩散,加上人们在推特上的人肉和讨论,让关注事件的人,都获得了掌握内情、靠近真相的错觉,人们根据这种错觉做出判断,并给心目中的凶手定罪。就像阅读《格林童话》时,凭借白雪公主的美貌纯真,给后妈定罪一样。

    很多观众认为,《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最后给出真凶的方式太草率,完全经不起推敲。但事实上,它的重点并不在于揭秘真凶,而在于揭示人们的荒唐,人们各有所图,共同营造错觉,让错觉成了第二现实。所以,最后给出真凶的方式越猝不及防,越显示出人们之前的慎重其事是多么滑稽;苦心搜罗的证据被推翻得越轻易,越显得之前的人声鼎沸是多么讽刺。
, 百拇医药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里的定罪路径,显然非常眼熟。在郭美美事件里,在唐慧事件里,在许许多多我们以为必然如此最后却大跌眼镜的事件里,我们都曾犯过同样的错,我们都曾刚愎自用地推理、群情激奋地声讨、斩钉截铁地定罪,并张口结舌地静默。

    总之,在一个媒体时代,人们总在被媒体左右,又在用自己的力量左右媒体,而那些洞悉了媒体和人群运行秘诀的人,就会成为拥有决定性力量的弄潮儿。比如尼克·巴斯阿扎编剧和导演的电影《本x》,这是一部与校园暴力有关的电影,但主人公最后却是利用自己对媒体的了解,设计了一件意外,由此摆脱了困境。编导尼克·巴斯阿扎曾是电影评论家、电视台文化节目主持人,对媒体、传播有切身的体悟,这种体悟被他成功地导入故事里,故事因此简单而有效,让人不愉快又觉得震撼。

    但在人群这端,人却又自大地以为是自己的力量在发生作用。在《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最后,真正的真凶出现,人们又在推特上热烈地讨论着:“我早说”“我早就知道”“我不过是一直在潜水……”,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