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肺肿瘤 > 肺癌
编号:10836
肺癌射频治疗因人而异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9日 现代保健报 2011.07.19
     在我国,肿瘤是65岁以上人群的第三位死亡原因,是65岁以下人群的头号杀手。肺是多种肿瘤的靶器官,而肿瘤的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消除这些转移肿瘤,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其生存时间均有重要意义。

    微创射频法治肺癌

    “射频消融术”(又称射频治疗)是肺癌微创治疗新技术之一。其治疗的原理是,在超声、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针一样的射频电极插入肺内的肿瘤组织中,利用电磁波振荡使细胞内离子碰撞产热,以达到杀死肿瘤的目的。据临床研究证实,60℃~ 100℃是射频治疗的理想温度。这种热疗机制的优点是只对患者的肿瘤部位足够加热(而不需要全身加热),射频电极的尖端设有温度传感器,能实时测量肿瘤组织内的治疗温度,使射频电极均匀地分布在肺部肿瘤中,最大限度地完成射频治疗。

    据了解,射频治疗肺部肿瘤是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外科开展的特色及优势项目。经1999年3月以来1600多例临床治疗结果表明,该项治疗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肺癌患者及肺转移肿瘤患者,其总有效率达82%以上。但截至目前,国际上仍没有在肺射频治疗的适应证、参数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上达成共识,即使在美国也没有像肝脏射频治疗那样得到FDA认证。因此,在探索肺部肿瘤射频治疗的规范化标准,避免并发症的方法上,唐都医院胸外科专家李小飞、闫小龙等射频治疗临床研究组一直在努力。

    规范治疗防并发症

    研究组多年来通过不断探索与追踪国际最新的技术进展,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T三维成像和计算机适形分析技术,精确抓住了治疗位置、角度、深度、时间这4个关键环节,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和办法。利用这些经验,研究组已经将肺部肿瘤患者射频治疗术后的气胸发生率控制在了10%以内,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控制在了5%以内。

    此外,研究组发现,发生肺部肿瘤射频治疗术后气胸的危险因素还与患者肺的质量、射频时间长短、转移瘤数量以及分布范围有关;研究组还发现(除气胸外)其他并发症在国外报道的瘘、出血、感染3种外,还应包括胸腔积液、咯血、肺部感染、皮肤轻度烧伤、呕吐、针道转移等。研究者提示,上述情况均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便让更多适合射频治疗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本报记者 刘颖艳 通讯员朱立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