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紧急救助 > 现场急救
编号:13786534
现场急救:别用专业的眼光去挑剔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3日 武汉科技报 2020.01.13
     2020年1月7日媒体报道,在云南昆明,一男孩在路上突然倒地没有呼吸,心脏骤停。护士杨昆娥此时正好路过,立即跪地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让男孩获救,这本是一个值得宣传的正能量,却因操作的专业性问题,遭到了同行的质疑,引发了网上的争执。

    笔者作为一个专业的外科医生,同时从事了许多心肺复苏培训的讲师,对此的意见是不要用专业的眼光去挑剔。

    心跳呼吸骤停发生的“五性”决定了不能太挑剔。心跳呼吸骤停的发生,往往是没有预兆的,有着突发性的特点,如果4~6分钟没有得到有效的救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病人的死亡,因此,现场处理有紧迫性、艰难性、灵活性和关键性等特点,需要立即进行急救。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得到政府和急救部门的急救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现场的人员敢于出手相助。如果要用专业的标准来要求,将无人敢于出手。

    医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绝无机械性的执行标准。事实上,就是在医院的急救部门,也不敢保证每一个操作都是绝对符合规范的,只要是符合基本原则的,没有大的问题的操作,都不应该加以指责。如:在心跳骤停中,施救者不做胸外按压,只做人工呼吸,这是犯了原则性的错误,是不能允许的;但在操作中,掐人中、摸颈动脉,这些对抢救结果没有多大影响的问题,不应加以批评。

    标准和实际操作是有着一定距离的,只要符合基本的原则,就应该是合适的。当然,我们不是要否定专业的精神,我们每一项操作都要尽量符合规范。但由于受到现场环境、心情、体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不规范,甚至是不正确的急救,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法律也会对“施救者”免责。那么,我们对心肺复苏抢救中的小问题为什么不能宽容一点呢?!

    (纪光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