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255期
编号:128975
开展中医药服务 促妇幼保健升级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255期
     1月16日,全国妇幼健康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开展妇幼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推动妇幼保健机构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

    落实全国妇幼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关键要强化妇幼保健机构和中医医院的责任担当,齐心协力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的妇幼健康服务中医药融合发展格局。

    东阳模式与德清版本的探索

    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发展,浙江已有示范典型——“无中医不保健”的东阳模式和“无妇幼不中医”的德清版本。

    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原为西医诊疗服务为主,中医药服务基本为零。转折发生在2011年后,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指导该院转变办院观念,确立“中西医并重”办院理念,并从壮大该院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着手,促使该院创办“国医馆”,全院各主要临床、保健科室全都配备中医师。

    从此,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全方位引入中医药服务,开始走上中医药融合妇幼保健的创新之路。
, http://www.100md.com
    该院专设中医不孕不育门诊,还设“中医养胎保胎中心”“温馨月子中心”等,为孕产妇提供全程“套餐式”中医药调养。推出“中医护苗”系列行动。儿科以不吃药、不打针的中医诊治为主。小儿推拿科已是浙江省级小儿推拿重点建设学科。“中医护苗”服务还延伸至院外,该院创编幼儿益智、预防感冒、健胃消食等“护苗”保健操在东阳城乡幼儿园普遍推广,特别是该院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技术和妇幼保健院的健康教育、孕期保健功能结合在一起,中医药融入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全过程,把妇幼保健办出中国特色。

    在浙江德清县,有“生孩子去中医院,看儿科首选中医院”的说法。中医药占领以妇女儿童为重点的这个服务大市场,强化中医药在妇幼保健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县中医医院成为县域母婴医疗保健的主要阵地,这正是德清县中医院形成的“无妇幼不中医”的德清版本。

    2019年,德清县中医院接生的新生儿,占全县出生新生儿总数70%以上。近年来,德清县中医院的业务量逐年递增,其成功之处在于做大做强中医药全程参与的妇产科和中西医结合儿科这两个拳头品牌科室,坚持走“无妇幼不中医”的兴院之路。
, 百拇医药
    由于德清县中医院妇产科“中医有特色,西医不落后”,住院保胎全都运用中医药为主,住院产妇中医药护理的覆盖面达百分之百,中医药颇受孕产妇青睐。德清县中医院儿科一大亮点为“中医外治法”,门诊专设“中医药综合治疗”,针对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推广应用20余种中医药适宜技术,促使儿科门诊、住院业务量连年增长。

    强化妇幼中医药服务获多赢

    实施妇幼保健院“无妇幼不中医”的服务格局,使三方受益。一是患者受益。在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可以享受到中西医融合独具特色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孕产妇不需要看西医看中医两头跑。特别是有些妇科、婴幼儿疾病,单靠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中医的帮助,这一点深受患者青睐。

    二是院方得益。实施“中西医融合”发展战略后,大大提升了临床与保健服务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东阳市妇幼保健院业务量每年跨出一大步,8年来翻了两番。德清县中医院的服务对象转向人群占比大多数的妇女和儿童为重点后,该院妇产科和中西医结合儿科已成为区域内独一无二的品牌科室,以此带动了其他临床和医技科室的业务,使得该院的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 http://www.100md.com
    三是利于发展中医事业。妇幼保健院发展中医药更具示范、引领作用。东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儿科业务量居全市各医院之最。德清县中医院的医疗业务同样打了翻身仗。这表明,把妇幼健康和中医药医疗保健业务搞上去,大大拓展了中医药更多的临床实践,利于中医药事业的整体振兴。

    推动妇幼健康服务与中医药融合发展

    东阳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郭兰中介绍,该院从“纯西医保健”转变到“无中医不保健”,最难的是办院理念的转变。因为该院医务人员大部分为西医师,对中医药了解较少。针对这种状况,东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的领导班子反复学习新医改关于充发挥中医药作用的要求,外出考察取经,并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的帮助指导下,首先统一领导班子的认识,牢固确立“中西医并重”办好妇保院理念。在此基础上,对全院职工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使大家充分认识中医药在妇幼保健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反复参加“爱中医、学中医、懂中医、用中医”系列培训,促使大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转变妇幼保健理念,明确该院院发展中医药这是中国妇幼保健的基本特色,中医药是妇保院的正业。实践表明,形成共识是推动妇幼领域中医药发展的前提。
, 百拇医药
    郭兰中介绍“东阳模式”的主要经验:一是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找准结合点。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将中医药融入孕产妇保健、妇女和儿童保健各个环节,探索了孕产妇保健、妇女和儿童等不同人群为目标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二是以互补发展为导向,打造专科品牌。该院产科、妇科、儿科、生殖等科室有效融合中西医结合临床与保健等各个环节,实现了中医药技术与妇幼健康服务互补发展。三是以中医适宜技术为手段,形成了“无中医不保健”服务格局,提升了妇幼保健服务整体水平。

    专家认为,“东阳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妇幼保健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各吹各的号、各奏各的调,不是“1+1=2”的机械结合,而是中西医融合贯通、优势互补“1+1>2”合成一体,把中医药融化、调和在妇幼保健之中,这一别具一格的“中医药+妇幼保健”融合发展、服务创新,充分体现妇幼领域健康服务的中国特色,这一点似乎更具深远的探索意义。

    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和德清县中医院,能够成为中医药参与妇幼健康服务的典范,这与当地党委、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分不开。笔者认为,推动妇幼保健领域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层面尤其是县级有关部门首先要从思想上、组织上、政策对策和激励机制上解决好“中西医并重”发展妇幼保健的问题,运用行政手段加大妇幼健康机构和中医院、综合性医院全面开展妇幼中医药服务的力度,力推妇幼健康服务中医药融合发展。(章关春 楼彦), http://www.100md.com(章关春 楼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