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264期
编号:132863
葱——平凡里的滋味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264期
     葱,寻常家庭中最普通却又最无法替代的食物。田间地头,无需施肥,不用除草,随手一种,它就能发出嫩芽。

    “你算哪根葱?”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拿葱来调侃一个人的平凡。其实,葱不仅是厨房的必备调味品,也是一味传统的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葱实,味辛温。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葱的药用部分是近根部鳞茎,称为葱白,性辛、温,归肺、胃两经。其煎服3~10克内服可以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用以治疗风寒感冒轻证和阴盛格阳证之小便不通。外敷适量可以解毒散结、通络下乳,用以治疗疮疡肿毒和乳汁郁积不下的乳房胀痛。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葱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可以解热、祛痰、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菌、抗病毒,甚至防癌抗癌,对人体有很大益处。

    防治疾病,葱既能内服亦可外敷,这已让我们对平日里随处可见的葱刮目相看。然而,在历史上,低调的葱可不只满足于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凡尿不在胞中,为胞屈僻,津液不通,以葱叶除尖头,纳阴茎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胞胀,津液大通便愈。”这段文字详细记载了我国历史上最早导尿术的方法、工具、适应症。用葱管插入急性尿潴留病人的尿道,然后从葱管另一端吹气导尿,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对尿道损伤小,术后感染机会少。这使孙思邈成为普遍认可的世界上应用导尿术的第一人,这较法国医生拿力敦在1860年发明橡皮管导尿早了一千多年。

    在中药方剂中也不乏葱的身影,葱白七味饮将葱白作为主药使用颇具独到之处。

    中医皆知风寒表证当发汗解表,然而正如《内经》所言“夺血者无汗”,因血汗同源,血虚者难以取汗,汗出又必重伤阴血,故血虚者不应再发汗。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也反复提醒后人“衄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而收录在唐代《外台秘要》的葱白七味饮就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以发汗之力较轻的葱白、葛根为君药,以豆豉、生姜为佐药,共奏发汗解表之功,又以干地黄、麦冬为臣药滋阴养血,再用味甘质轻之千劳水煎煮以养脾胃。全方以养血解表立法,温而不燥,汗不伤血,而得以沿用至今。

    葱,即使身怀十八般武艺,还是甘心作为一种普遍的香料调味品,回归大众的餐桌,调剂我们生活的滋味。它出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餐桌上,是记忆中的家乡味道。(张宓), 百拇医药(张宓 河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