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31714
通腑法治疗中风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304期
     中风是神经科常见疾病,起病急骤,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王永炎教授运用化痰通腑治疗急性期中风的经验探讨》中显示约有40%~50%的患者表现出痰热腑实证。通腑法属中医治法“下法”范畴。“通,达也”(《说文解字》),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六腑和奇恒之腑;狭义则专指大肠腑。“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篇》)”通过排肠腑之燥屎、泻五脏之积热,使气血得顺,神识则清。

    中风病性总属本虚标实

    中风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病性总属本虚标实。急性期以标实为主,风、痰、火、瘀相互影响,扰乱气机,中焦升降失常,致腑气不畅。恢复期以本虚为主,气虚推动无力,阴虚肠腑失于濡养,再加上患者活动减少,甚至长期卧床,宿食、燥屎停于肠道不能下泄,亦易发生腑气不畅。

    腑气不畅既是诱因又是病理状态

    气血逆乱是中风的主要病机。中焦是气机调节的枢纽,中风患者常伴有腑气不畅。腑气不畅既是中风的一种诱发因素,又是中风后的一种病理状态,并进一步加重中风患者的气血逆乱。急性期应用通腑法,实热之邪下泻而出,气机逆乱得以纠正,有利于病人度过危险期;恢复期保持腑气通畅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减少复发的风险。

    八型辨证施用通腑法

    中风病因病机复杂,风、痰、火、气、瘀、虚常相兼为病,故临床应用通腑法治疗中风时需根据不同的发病特点辨证施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