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304期
编号:131718
“当代新安医学第一家” ——走进新安国医博物馆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304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人们记住一处地方,难忘一抹风景,常常是因为那里有灵动符号的存在。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定潭村,山环水绕之间,矗立着一座别具特色的博物馆,它的存在,使这个古徽州村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新安医学、定潭“张一帖”、国家级非遗、国医大师,以及一个传承了460余年、历经16代的中医世家……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关键词,都让人心驰神往,而它们却同时被包罗于一馆之中。

    这座博物馆,名叫新安国医博物馆。国医大师邓铁涛曾亲笔题词“当代新安医学第一家”,以示首肯。

    传承

    始于北宋张扩 彰于明代“张一帖”

    博物馆静静矗立,沉默不语,但其中的每一件文物都讲述着各自的故事,故事拼组成一幅长卷,称作“新安医学”。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徽州医学得到长足发展,名医辈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医学流派,因徽州古为新安郡,故称“新安医学”。据统计,从东晋至清末,新安医家有668人,其中255人撰写医学著作461部,蔚为大观。其中,定潭“张一帖”称号始自明代嘉靖年间的名医张守仁,其对劳力伤寒、肠胃疾患等一帖奏效,遂得“张一帖”之名。当地流传着“定潭向有车头寺,半夜叫门一帖传”的说法。

    顺着历代张氏宗谱往前追溯,最早有记载的当属北宋翰林医官院的张扩(1056—1104),传到明代嘉靖年间张守仁,从他这里开启了“张一帖”的传承。时光静静地流淌,“张一帖”中医世家由此绵延开来。“张一帖”世医不仅有十八罗汉末药传世,而且形成了“调寒热,和气血”等鲜明的诊疗特色,不仅传承着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而且延续着严谨的家教、纯良的家风。数百年来,这一家族演绎着中医学的光辉,讲述着诗书传家、孝悌继世的故事,诠释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2009年,李济仁被评选为首届国医大师。2011年,“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成为新安医学第一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第14代传人李济仁、张舜华伉俪,双双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李济仁、张舜华夫妇不仅躬身于新安医学的继承与传播,成就斐然,其五个子女在不同领域也各有建树。长子张其成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我国第一位《黄帝内经》博士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国家中医药文化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女儿李艳现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安徽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学科带头人。三子李梃扎根歙县定潭老家,继承家族衣钵,在定潭创办世医张一帖诊所,深得远近民众爱戴。四子李标是中国科学院博士、旅美科学家。五子李梢开拓了中医药网络药理学新方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