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304期
编号:132381
中医住培医生应多学点解剖知识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304期
     有一次,笔者所在医院管教学的杨老师问我:“郭主任,你看住培医生最缺什么方面的基础?”“当然是解剖知识。”我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因为这几年带教中医住培医生,对他们实在是太了解了。于是,杨老师说,看来以后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尽快弥补短板才行。

    解剖知识欠缺原因多

    学解剖与学神经系统查体一样,都存在易学也易忘的特点,是每个住培医生都感到“头痛”的事。解剖欠缺固然有学校教育的客观因素,比如解剖课课时不足,见到标本不多,动手机会较少,多媒体教学印象不深刻等等;另一方面,住培医生本身对此重视也不够,没有养成经常翻书查阅习惯和理论联系实践的思维。

    在笔者多年带教过程中,发现有的住培医生还停留在学校实习阶段,走上临床没有把自己当成一名住院医生看待,针对自己主管病人主动学习精神不够,学校学的解剖知识忘了到临床又没及时补充,于是就会出现理论上“营养不良”与指导临床实际相脱节。比如右人对腰椎间盘的组成结构、手的主要动脉主要神经有几条不知道;要求某住培医生检查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结果他却把检查部位搞错了;有的住培医生对扎针、抄经方感兴趣,但做穿刺之类操作却畏畏缩缩。在印象中,只有一名住培医生,到科室时带着自己的一本《人体解剖学图谱》,时不时翻看,令人佩服,留下深刻印象,我经常以此给大家作为范例。
, 百拇医药
    解剖是基础的基础

    针对解剖学的尴尬境地,有位中医内科主任深有感触:“都啥年代了,不懂解剖学,不了解人体结构,怎么能看好看五脏六腑的病。”临床上,查体视触叩听离不开清晰的解剖知识,不懂解剖层次,四大穿刺如何成功。如果是针灸医生,对胸部结构不太了解,凭经验扎针可能会刺破肺部,引起气胸,会有很大危险。做手术更是如此,如果解剖层次不清,还会一不小心误伤血管神经,导致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甚至引起医患纠纷。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的科学,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学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关于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位置的相互关系,并为研究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必要的基础。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创新,与西医现代科学检查手段的融合越来越深入,这其中更是离不开解剖学知识。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科学中的重要基础科目,它和医学其他各科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在正确认识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充分理解其生理过程和病理现象,否则,便无法辨别和判断正常与异常现象即生理和病理的区别,尤其对临床上认症、诊断及外科处置等更是无从下手。因此,解剖学是贯穿整个基础医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百拇医药
    中医对解剖并不排斥

    中医对于人体形态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视之。”于此,即见有“解剖”二字的记载。还提到:“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皆有大数。”可见已观察过脏、腑及脉管的度量等。宋慈(约1247)南宋人,著有《洗冤录》一书,详细记载了全身各部骨骼的名称、数目、形状,并附有检骨图。

    现代针灸取穴定位,常采用自然标志定位法,这些标志固定不移、有明显特征、在自然姿势可见的,都涉及到解剖知识。如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穴,在项部下方平肩处最高隆突(第7颈椎棘突)下缘取大椎穴;背部取穴要用到的标志有,肩胛冈平第3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7胸椎棘突,髂嵴高点平对第4腰椎棘突。此外还采用骨度分寸定位法取穴,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

    如何学好解剖
, http://www.100md.com
    中医住培医生要重视学习解剖学,打好基础,才能胸有成竹,更好地诊治疾病,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医生。笔者建议:一是学校教育方面,要对解剖学课程进行必要调整,老师不能碎片化教学,要将解剖学知识系统贯穿整个医学基础教育全过程,才能更好地形成解剖学与其他学科辩证思维的缜密思路。二是住培教学要善于发现问题,将解剖学与各科临床医学紧密联系,既要重视学经典,也要安排学习局部解剖,通过经常抓好“三基”训练考核,达到掌握和提高目的。三是住培医师要珍惜培训学习机会,知难而进,养成随时翻书看图谱查阅的好习惯。俗话说: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学习解剖学,重要的是要把课堂讲授及书本知识同实验实习、尸体标本、活体观察及必要的临床应用联系起来,既要理论指导实践,又能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以便获得完整的知识。

    现在,科室里都有人体骨骼教学模型标本,有空站起来看一看,摸一摸;还可以再自己身上多“对号入座。”此外,还要多看看手术操作、穿刺操作、X线片影像特点等,通过点滴积累,都能不断增长人体解剖宏观及微观知识。笔者工作几十年,至今还珍藏着当时大学教材《人体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虽然纸张发黄了,却也舍不得淘汰掉,有时翻开查阅十分方便,虽然解剖学在向显微解剖方向发展,但其大体解剖不变,内容与现在没有多大差别。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初入临床的中医住培医生,热爱解剖学吧,它会为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收益,它永远是一片让医生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郭仲华), http://www.100md.com(郭仲华 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