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现代名医名方 > 董建华
编号:130538
回忆董建华二三事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317期
     我相册里保留着24年前董建华老师为我赠送题词的几张老照片,每每看到,总会想起已故的董建华老师。

    董建华是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连任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医泰斗。他的名字在我开始学习中医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湖北麻城学习中医,经常在报刊上拜读董建华老师的文章,也看了不少介绍他的文章。董建华医术精湛、理论渊博,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中医医疗和保健医师。他主编的《中医内科临床手册》和编写的中医系列教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医后继人才。

    董建华身居高位,年老事多,但他对我这位不知名、不相识的基层青年中医却给予了许多无私的关怀和鼓励。

    1976年原国家卫生部中医司委托湖北中医学院(现湖北中医药大学)在麻城开展全国中医函授教育试点工作,由我负责中医函授站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为了给全国的青年中医和函授学员提供一个学习和临床交流的平台,我创办了《杏林新秀》杂志。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写信给董建华老师,想请他为创刊号题词,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他寄来的题词:“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热烈祝贺《杏林新秀》杂志创刊,愿她成为青年中医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成为杏林中光彩夺目的鲜花。”董建华老师的题词极大地鼓舞了我和全国的青年中医们学习实践中医的信心。《杏林新秀》杂志从1976年到1993年共出版了20多期,每期印发2万多份,至今还被许多当年的函授学员保留着。

    1988年7月,我的第一本个人专著完稿后,我将稿件寄送董建华老师,请求老师帮我提出修改意见,没想到他既提出修改意见,又为我题词鼓励:“集古今之大成,有临床参考和研究价值。”董建华老师的题词鼓励了我,使我对该书稿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得以完善。后来在董建华老师的指导下,我又相继撰著出版了几本专著。

    1996年3月,我到北京参加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其间,我专程到董建华老师家中看望他。他虽病后刚刚恢复,仍热情地接待了我和同行的肖主任,并留我们一起进餐。当我汇报完中医工作取得的进展和学术成果时,已78岁高龄的董建华老师欣喜万分,当即挥毫题词:“赠淑安同志,发展中医学术,振兴华夏医药。”

    多少年来,是董建华老师的鼓励,使我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医。我也像董建华老师一样帮助和鼓励需要帮助的中医人。我现在虽然退出了工作岗位,但仍继续发挥余热,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做一些工作。(江淑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