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人物 > 宣传
编号:134466
海霞:中医药新闻战线上的科普典型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365期
     年度基层科普人物

    海霞,编审、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现任《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专刊部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主委、秘书长。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好新闻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全国中医药科普编辑金牛奖。

    她做过中医药高校老师,教书育人;她在临床望闻问切,为病人解除病痛;她当记者、编辑,采写编审,妙笔生花。36年来,她一直坚守用自己的光和热传授传播中医药,积累了教学、临床和媒体上科普中医药的经验,她就是2020年中医药年度基层科普人物海霞。

    回顾中医科普几十年历程,海霞总结了“情结、机缘、呐喊、感悟”八个字。
, 百拇医药
    情结是初衷。早在大学期间,她就尝试将药食两用的莲子、山药、山楂等化作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创作儿童剧《蔬菜的对话》,这是她中医药科普的起步,但幼稚的作品让她意识到,科普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毕业留校任教后,她开始思考如何用通俗的语言将深奥的中医理论讲解清楚,于情景教学、模拟实验和科研实践中探索如何形象生动地传授中医药知识。16年大学执教的积累,让她认识到科普传播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与受众者的沟通技能。

    机缘是压力。20年前海霞来到《中国中医药报》社,新闻宣传岗位的转换是一次机缘更是个挑战,她学习新闻知识,听专业讲座,向专家请教,在实践中锻炼,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她认为不论是当教师还是做采编,都是在传承、宣传中医药,要增强新闻能力、开阔视角,面对更广阔的受众。

    呐喊是职责。在中医药新闻采编一线的20年间,海霞用敏锐的政治、专业和科普眼光,扑捉社会热点、行业焦点和疾控难点,采写中医药新闻、文化科普文章数百篇,为中医药呐喊助威;她发挥新闻和中医药专业优势,组织策划重大主题科普版面、栏目;她辛勤耕耘,平均每年编审科普文化版300多个,文章近千篇等;她围绕国家战略任务等开展科普扶贫、中医药抗疫科普,社会效益显著,成为中医药新闻战线上的科普典型。
, 百拇医药
    海霞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主委、秘书长,组织研讨科普学术和成果,成效显著,发挥了科普领军作用。在国内外宣讲中医药和科普方法,发挥了中医药科普骨干的带头作用。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海霞在高校、医院、社区宣讲中医药,赴日本、埃及等传播中医药,反响良好。2020年抗疫中,策划编发中医药抗疫科普、学术、先进事迹等文章百余篇,让社会各界全面了解中医药抗疫优势和出色战果。

    感悟中升华。作为经历丰富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海霞在不断学习、思考和感悟。她说,做科普如做老师一样,需要先有积累,才能传道、授业、解惑,这个过程是艰辛和需要默默付出的。中医药博大精深,积淀厚重,做好中医药科普只有精于心,方可简于形,一精一简中是对科普人专业性和表达力的高要求。

    海霞认为,中医药科普中要抓住“四性”,即敏感性、权威性、实用性、趣味性。科普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注政策、社会、人情等,才能找到好的选题和方式。权威性就是科学性,如今中医药科普如火如荼,但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还有过度宣传、片面宣传乃至错误宣传情况,中医药科普更应实事求是、科学准确。要让科普引人入胜,还必须具备实用性和趣味性。

    海霞说,现在中医药发展天时地利人和,尤其在新媒体时代,要分析科普文化传播规律,分众精准定向科普。我们要建立精良的科普队伍和培养科普人才,让科普成为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力量。(孙学达),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