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371期
编号:134704
以质量文化推动中医院校内涵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371期
     中医药高等教育承载着我国独特历史、文化和国情,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重要载体。

    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教育体系,强化中医基础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等学科建设,增设中医疫病相关课程,强化中医药防疫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质量的提升变为高等学校全体教职工的一种生活态度与行为方式,这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持之以恒才能实现。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要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到了普及化阶段,加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已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为何重视质量转到如何提升质量阶段,摆脱教育质量不能充分满足党和国家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的困境是当下的紧迫任务。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一方面要有全球视野,另一方面必须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要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质量与文化的内在逻辑,进行与中国实际相关联的实践探索。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后疫情时代,探索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实践,深化内涵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是中医药大学培养新时代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建设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建设中国特色的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推进内涵发展,使质量文化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一种显性文化和硬实力,已成为中医药大学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 百拇医药
    质量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是一个艰难的、长期的过程,需要从社会、文化、法律和心理等多角度去研究和探索。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建设必须结合中医药院校特点、国家战略和高等院校总体要求,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要以中医药文化为根基和源点,从创新质量、夯实质量、发展质量、落实质量、表达质量、提升质量等纬度,不断创新质量提升新样态,努力培养新时代国家急需的高水平中医药人才。

    以高教变革为契机创新质量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新格局下,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变局之中。中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质的变化和跃升。随着人才强国和教育强国战略持续推进,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加大高层次、创新型、敢担当和在高新领域突破的领军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回应国家战略需求的紧迫任务和光荣使命。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新时代转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百拇医药
    中医药高等教育承载着我国独特历史、文化和国情,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同时,中医药教育也面临着挑战。中医药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有待拓展,人才培养的开放协同效应有待提高,制约中医药人才多元发展、整体提高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待突破。在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上,我们需要不忘大医初心,牢记健康使命,以新理念、新定位、新内涵推进医学教育发展,构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践育人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中,内嵌到办学治校各环节,形成高水平育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以本科教育为根本夯实质量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同志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随着形势发展、认识深化、内涵拓展和地位提升,从“本科教学”到“本科教育”,教育的重心发生了根本变化,本科教育的本质属性、地位作用得到了进一步认识。近千年的世界现代大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源。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一流大学普遍将本科教育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将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学校发展的坚定目标和不懈追求。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与本,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等“四个回归”,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是高校坚持内涵发展的内应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要义。高等学校必须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大学教育,教师必须潜心教书,倾心育人,回归传道授业解惑的本分,学校必须要把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坚定的目标贯彻到育人始终,强基固本,使高校学子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大力推进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实施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的“双万计划”,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打造新时代本科教育的“金专”与“金课”,全面夯实本科教育基础,积极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本科专业优化机制,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地位,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放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http://www.100md.com
    人才培养为本源发展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标志就是培养一流人才,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本源。要以一流大学为目标、一流学科为条件、一流本科为根本、一流专业为基础,统筹“四个一流”,在质量革命和质量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高校要以人才培养为本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内涵发展。

    中医药学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治疗急性传染病的办法和优势充分显现,得到党和国家充分肯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教育体系,强化中医基础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等学科建设,增设中医疫病相关课程,强化中医药防疫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回应中医药国家战略新要求,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下,要深刻理解、准确领会把握习近平提出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新思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中医药文化要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中医药高等教育要以德为要、以才为本、以需为先、以文化人,坚守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时代内涵,守正中医药文化本源,创新中医药实践,以思想政治体系贯穿统领,“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育人宗旨,加强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开创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内涵建设新局面,实现中医药人才培养新突破。
, 百拇医药
    以制度建设为支撑落实质量

    高等教育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是保障学校教育目标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根本,学校各项制度在约束广大教职工行为的同时,也有效地保护着他们的合法权益。制度既是约束又是保障,制度充填了文化元素,就有了灵魂和生机,就有了自觉坚守和主动执行的内生动力。

    加强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和行动措施。探索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状态常态评估等文化内涵和机制,要在实现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教师和条件支持、有效的质量保障操作、学生和用户满意等质量标准方面下功夫,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标准,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为原则,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国际实质对等”,保障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有序推进。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控不是技术过重,而是技术应用不到位、不精准、不全面,还不能发挥应有之义,我们要不断运用科学精神、技术创新和国际经验等,改革评价体系,持续提高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质量文化建设,使质量成为办学的目标和红线。
, 百拇医药
    以行为导向为体现表达质量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发展。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根本和长远的导向,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和更持续地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大学生存发展的活力所在和生命源泉。大学办学质量导向不仅是中国大学生活理念的体现,更是大学人思想、意志、行动的表达,也是大学人共同认识、态度、价值观和信仰的集中体现。

    当前,大力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高质量,培养各类高水平人才,满足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已经成为包括高教界在内的全社会的共识。但质量的提升从哪里抓起,如何处理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关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自国家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和教学评估以来,高等学校质量意识在外在要求和指标提升上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把质量持续提升作为大学文化内涵建设,以质量文化样态,加强高等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建设,提高内生活力,尚有不少距离。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质量的提升变为高等学校全体教职工的一种生活态度与行为方式,这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持之以恒才能实现。
, http://www.100md.com
    以物质建设为基础提升质量

    完成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持续提升,物质和物质文化建设是前提和基础保障。高等学校在物质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校舍建筑、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及课程与教材建设等。校园物质建设不仅要体现在实用性等“物质”质量上,更要经受住百年洗礼,历史痕迹留存,同时还要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人文特色、历史特色和文化的熏陶,要彰显历史传承、文化接续和人文底蕴等“精神”境界。大学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书本和实验室,还体现在这些有形的建筑、优美的校园、花草树木和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大学的教育者不仅是教授、学者,还有各级管理者和散布在学校各个角落,默默奉献的服务者,他们都是“老师”,都是传道授业者,都无声无息,无时无刻不在教育、影响和规制着大学里的师生和与之发生的每个人。大学的魅力就是有形与无形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个人,使他们心灵净化,敦品恒德,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和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郭宏伟 闫忠红 傅文第), http://www.100md.com(郭宏伟 闫忠红 傅文第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