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人物 > 宣传
编号:135440
施杞:于仁厚处用心 于术精处用功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408期
     在2020年上海市举办的首届“医德之光”“医德楷模”“医德楷模抗疫特别奖” 奖项评选活动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施杞教授荣获上海市首届“医德之光”奖。

    施杞,中共党员,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及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龙华医院骨伤科教授,中国香港大学名誉教授,上海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坚持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科研一线工作56载。

    守正创新 大医精诚

    半个多世纪以来,施杞坚持弘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总结石氏伤科流派学术经验,聚焦颈、腰椎、四肢关节退变等为主的慢性筋骨病,以“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观为指导,以药治、手法、针灸、导引等非手术疗法为手段,实施预防、治疗、康复、养生、治未病五位一体,医院、社区、医护、患者、家庭五环联动的防治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医骨内科学”创新范式及其理论体系,形成可行的临床路径,在龙华医院骨伤科建立了示范病房,运用健康直通车形式将先进的诊疗技术和模式输送至社区,并在全国8个地区建立了大数据观察基地,系统地总结了慢性筋骨病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特点和中医药临床疗效。在此基础上他率领团队主编并于2018年出版《中医骨内科学》,填补了学科发展空白,也奠定了我国中医骨内科学发展基础。
, 百拇医药
    近20多年来,施杞带领团队布局了气血、肾精、痰瘀、骨代谢、骨肿瘤等五大研究方向,先后中标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各类科研课题200余项,发表论文658篇,其中SCI收录132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其他部市级一等奖9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是迄至目前全国中医界唯一得主。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开发的中药新药“芪麝丸”“芪珍胶囊”已成为国家准字号新药上市,实现新药及专利成果转让8项。他坚持创新驱动,组建了一支优秀的中医骨伤学科团队,成为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他先后荣获上海市卫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中医药发展终身成就奖、上海医学发展百年终身成就奖等。

    薪火相传 立德树人

    施杞始终把如何传承发扬好中医药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他从1964年担任助教以来从教已有56年,近20余载殚精竭虑创造性将师承教育与学位教育相结合,在龙华医院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中医骨伤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培养了全国第一个中医骨伤博士和第一个师承型博士。在教学中,他坚持“一体两翼”新世纪中医人才的培育理念,强调以“中医药理论和历代名医临证经验为继承主体,以弘扬传统文化和汲取现代科学技术为创新两翼”。他积极推行“对党和祖国要有忠情,对人民要有热情,对事业要有真情,对集体要有感情,对家庭要有温情,对生活要有激情”的六情教育,形成了“引路,铺路,养路”的育人经验。

    施杞时刻鼓励学生们奋发有为,他先后率领团队培养了硕士145名、博士72名,指导博士后15名、学术继承人16名,并选派16名博士到国外名校做访问学者。毕业学生分布全国各地,为我国中医骨伤科学发展输送了学术骨干队伍,毕业生中目前已有近百人成为各地硕博导师,其中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百千万人才、“973”首席、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百篇优秀论文获得者。他以“学生因老师而成长,老师因学生而光荣”为价值观。看到学生一批批从研究所走出,研究所也始终生机勃勃,施杞常诙谐地说:“我现在可以安心做养路工了!”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于仁厚处用心,于术精处用功”的格言。他先后获得上海市第二届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中国好医生、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陈豪),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