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469期
编号:139284
因时制方论之辛凉解表剂
http://www.100md.com 2021年5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469期
     中医制方用药讲究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邓中甲认为,气候变化、时代变迁是影响解表方剂制方思想的重要客观因素,辛温解表剂是在对外感风寒病机、病理、治法、方药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完善起来的,而辛凉解表剂的沿革则是伴随着对温病的认识而不断发展的。因为温病学是从伤寒学派中逐步分化出来的,所以一定程度上,辛凉解表法的沿革过程体现了外感表证中风寒外感与风热外感的区分历程。中医对温病的认识分为三个时期:战国到唐代为萌芽期,宋金元是成长期,明清则系形成期。相应地,辛凉解表法也经历了相同的三个阶段。温病学的发展与气候变迁息息相关,故辛凉解表法的发展也离不开气候变迁这一背景。

    晋唐萌芽

    晋唐时期不仅发展了辛温解表法,而且开创了辛凉解表法的使用。在晋唐解表方剂中,麻黄、桂枝仍然是解表药物中使用率较高者,但与经方相比,其配伍模式已迥然有异,多采取辛温解表药物与寒凉药物相配以组成辛凉解表剂。故将晋唐时期辛凉解表剂的模式称为“辛温加寒凉模式”,以便于与明清温病学派的辛凉解表剂相区别。晋唐辛凉解表剂之辛温加寒凉模式在组方思路上既受到《黄帝内经》辛温发汗思想的影响,又结合当时温暖气候条件下的热性外感特点对之进行了改进。最终形成的辛温加寒凉模式对宋、金、元诸多医家影响甚大,同时体现了对三因制宜的灵活把握,师古而不泥古。

    宋金元发展

    在阳气郁结、阳气怫郁等病因的指导下,宋、金、元医家对外感热病的治疗继续沿袭着晋唐以来的辛温加寒凉配伍模式。阳气郁结、阳气怫郁的根本原因在于风寒束表,密闭腠理,使阳气不得外达而成。在这个病因理论的指导下,寒为本,而热为标;寒为基本病因,发热则为寒演变而来。这种观点一直到明清时期都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力。

    晋唐时期虽已经开始采用辛温加寒凉模式组成辛凉解表剂,但作为一种治法,它既没有从理论上确立下来,亦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当时普遍存在以辛温或纯寒凉概治表证两种极端理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