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475期
编号:136886
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http://www.100md.com 2021年6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475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的自信是一个民族自信的根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时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和对中医药价值的肯定。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既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然要求,也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具有重要价值和非凡意义。近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中医药也得到了社会大众更加广泛的认同和肯定,群众对中医药的信任程度增加,公民的中医药健康素养逐渐提升,中医药的文化自信日益增强。
, http://www.100md.com
    当然,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缩短中医药发展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弘扬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事业,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也明确提出,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加强文化传播是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有力措施,如何加强文化传播,怎样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现结合当下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特点,就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提一点浅见。

    以确切的疗效增强说服力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任何思想和观点要想取得大众的认可和支持,需要摆事实讲道理,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哪里,首先应该是来自中医药的确切疗效。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护佑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在防治常见病、慢性病、重大疾病和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和作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全程参与,深度介入,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其疗效和价值,这充分说明中医药在当下释放出巨大的潜力,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这是对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最好彰显。
, http://www.100md.com
    正是因为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优异表现,进而增进了大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接受,喜爱和信任,文化传播的效力随着疗效的被认可得到进一步增强。有了疗效作为根基,中医药文化传播更有说服力,更有底气,也更容易让人信服。在今后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类似的事实依据,夯实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基石。

    以优秀的作品增强感染力

    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媒体融合时代,更需要借助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形式,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传播中医药的丰富内涵。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对于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播不再局限于固有的一些传统的模式和思路,中医药文化传播也需要通过更多优秀的作品,提升传播的效果,优秀的作品可以感染受众,传递思想,表达情感,优秀作品涵盖的范围不仅包括文学艺术、新闻报道、音乐绘画、图书出版、影视创作、动漫短视频等,也应该包括展览展示、科普宣传等。近些年来,中医药的文化传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种类型的作品也在不断探索和尝试,其中不乏佳作,但是时代发展的步伐很快,受众的需求很高,在快节奏、高密度的信息输出时代,如何能够获取大众的关注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要想跟上步伐、满足需求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不断创新和精益求精,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http://www.100md.com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医药应该结合时代和自身特点,挖掘思想内涵,展现时代价值,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既要有思想性,更要有艺术性,贴近群众的生活,更好地服务人民。让受众通过优秀作品的感染,强化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坚定文化的自信。

    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增强渗透力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各种知识,传授知识的同时对人的价值观念能够产生深刻和本质的影响,所以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传播,离不开教育。中医药的院校教育体系完善,能够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进行中医药教育和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任务。这里更多的是要谈到中小学义务教育的重要性,义务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阶段,长期以来,中医药文化在义务教育中是缺位的,在少年儿童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不能接触到中医药文化,那么长大以后很可能不愿意接受,甚至抵触中医药。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来,经过中医药系统和教育系统的努力,中医药文化正在逐步走进中小学校园,走进学生的生活,影响着学生的认知。
, http://www.100md.com
    今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南》要求,历史学科初中阶段介绍中医的代表人物和成就,学习医者的仁爱之心;高中阶段介绍中医经典名著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认识中医蕴含的整体系统思维、天人和谐等思想。体育与健康学科要选择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传统健身功法(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等内容在课程教材中呈现。生物学学科、科学学科在初中阶段,介绍《本草纲目》分类,我国古代医学领域的主要成就(如针灸等),以及我国古代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的科技成就等。这些明确的要求,将会提升中医药相关知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比重和分量,起到传播中医药文化,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教育的成果也将是持久和深远的,所以经过持续不断地努力,中医药的文化自信将根植于孩子们的内心,随着他们的成长,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和文化血脉,生生不息,绵延传承。

    以健康素养的提升增强自觉性
, 百拇医药
    文化体现为认知和理念,也表现为行为和习惯,中医药的文化传播既要重视中医药底蕴的挖掘,也要重视健康素养的提升,健康素养的提升最终会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为和习惯当中,成为影响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根据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工作稳步推进,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持续提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提到,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也提出,切实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如何能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自然离不开中医药理念和知识的宣传普及,加深大众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认知,提高“治未病”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内化为人的行为自觉和文化自觉,这种自觉必然会增强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自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推进这些工作,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加强中医药传播队伍的建设、传播网络和平台的建设开发等一系列举措,中医药科普工作意义重大,需要得到重视和支持。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提升会形成一个正向循环的反馈机制,群众通过学习运用中医药知识获益之后,会进一步增强对中医药的信任度,同时也会主动影响身边更多的人,扩大宣传范围,中医药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综上所述,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传承创新,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需要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创作出更多的体现中医药丰富内涵的优秀作品,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加深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了解,进而热爱中医药;需要强化教育,持续开展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在孩子心中种下中医药的种子;需要提高民众的中医药健康素养,通过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强化大众运用中医药的自觉性等等。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才能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厉秀昀), 百拇医药(厉秀昀 《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