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476期
编号:136926
“三招”助力中医药学子提升文化自信
http://www.100md.com 2021年6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476期
     中医药院校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镇,不断增强中医药学子的专业信仰、专业自信和专业定力,有利于他们在漫长的求学、临床实践中坚守中医药本位、练就中医药思维。

    中医药文化自信缺失会影响专业自信

    在现实情境中,由于文化自信不足而导致的专业定力不强,极大影响了中医药院校学子的专业功底和技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在中医理论学习过程中对文化认识缺乏整体观。中医药文化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需要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才能掌握和运用中医药文化。而掌握中医药文化既需要宏大的视野、深厚的学养和持久的钻研,还要把文化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汲取当下最新的文化成果。由于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培育时间周期较长,学生学养不足、专注不够,导致对文化的理解不够,往往存在以偏概全、盲人摸象的误区。二是学生在中医临床实习过程中对中医药文化自信不足。中医药院校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主阵地,培养具有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青年学子是其应有职责。但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不力、学生缺乏文化自信等问题并不鲜见,导致中医药在临床运用中的空间被不断挤压。
, http://www.100md.com
    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须运用综合手段

    相对于具体的知识内容、技能规范,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和终身性。“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如何帮助中医药院校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起对中医药文化的坚定自信,这是事关中医药人才后继有人和中医药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性问题。

    一是要锻造一支具有坚定文化信仰的中医药教师队伍。孟子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君子的“三乐”之一,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是教师的职业价值所在。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提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影响甚大。因此,教师具备坚定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才是传递、培育、释放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要培养一支能够“授人以渔”的教师队伍,教师必须要谙熟中医药文化精髓,深入推进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在课堂教学中深入解读中医药文化,对学生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二是以中医抗疫故事来彰显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力,创造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中国方案”,涌现出以“人民英雄”张伯礼为代表的优秀中医药人群体,中医药人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他们用实际言行诠释了大医精神、医者仁心,这是中医药文化魅力的现实注脚和生动写照。要善于用生动语言、翔实细节和真情实感再现中医抗疫故事的动人之处,触动学生的灵魂、引起强烈共鸣。要协同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了解中医药文化,专业课教师要善于在知识传授中挖掘、呈现、展示中医药文化因子,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提振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三是把强化中医药文化自信贯穿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要认真研究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制度的关联,融入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中,定期宣传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为代表的古代名中医。要凸显以中医药文化自信为主线的校园文化主题,打造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的学生活动品牌,让学生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张力。(刘波), 百拇医药(刘波 贵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