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486期
编号:136725
打造上海中医药事业 跨越发展“制度链”
http://www.100md.com 2021年6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486期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上海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将中医药发展全面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框架统筹考虑,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通过加强制度设计,完善政策保障、创新发展模式、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学科建设等举措,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形成全市中医药全面发展新格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期。上海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聚焦阻碍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问题,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构建“规划引领、内涵导向、系统评价、多元激励、提升能级”五位一体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制度链”,力争在率先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方面创建新思路、实现新突破,打造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进一步彰显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领先效应。上海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全国领先。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上海在总分、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三项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上海市及16个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在全国省级单位中是唯一一家。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药服务全面融入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
, 百拇医药
    “十四五”期间,上海市将重点在创新中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建立促进中医药发展的社会治理机制方面发力。一是加强中医院“姓中”绩效考核制度改革,以提升中医药技术服务为核心,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元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医院走中医特色发展之路。二是建立中医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新机制。依托高水平医院建设,探索中医医疗服务补偿新机制、新领域,通过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建设,加强医院与企业联动,在“政、产、学、研、用”五方面形成合力。三是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发展中医药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中医药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考核要素体系,做实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的“底盘”和百姓可及度。四是围绕中医药健康促进、提升全体人民健康素养,建设防治康体教产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街镇,并将社区中医药健康服务纳入社区治理体系进行考核评价。五是完善中医药进校园相关制度。将中医药全面纳入基础教育科普体系,形成中医药进校园和融入“思政教育”“美育”“体育”“劳育”“食养教育”和教师培训体系的有效机制,指导中小学校开展通俗易懂的中医药知识科普教育,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
, 百拇医药
    不断巩固中西医结合和汇聚创新高地地位。上海在国内率先达到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室与学科建设全覆盖。7个项目入选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为全国最多。在全国率先成立“中医西医汇聚创新研究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中西医结合发展成果产出高地。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新工科”“新医科”,首创“中医人工智能学院”,率先建设中医工程学科专业,研制多款中医智慧产品。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重点健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落实公立医疗机构中医学科建设全覆盖考核制度。将中医药学科建设和人才发展纳入医疗机构整体规划、列入考核评价工作体系。二是建立医疗机构中西医结合发展水平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评估评价的导向作用,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推进中西医资源整合,建立中西医临床协作机制,促进中西医融合发展。三是探索建立中西医一体化的基层健康服务体系,推进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实现中医药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的全覆盖,满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中西医药服务需求。四是建立中西医融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现有国家中西医基本服务内容基础上,继续逐步探索将成熟和具有确切疾病预防疗效的中医药治未病技术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优势与作用,提升百姓群众健康获得感。五是支持多学科参与中医药创新发展。围绕中西医结合的关键科学问题、中医传统理论的现代科学基础等领域开展研究,推动中医西医汇聚创新,在创新药物、中医药诊疗仪器设备、中西医基础和临床重大成果方面取得突破。六是主动对接“新工科”“新医科”,推进建设中医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AI结合的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同时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动智能工程+中医的“新工科”人才协同育人机制改革,加快培养紧缺人才,为率先实现中医药大健康数据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支撑。
, http://www.100md.com
    不断突破中医药一流学科建设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中医药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3个一级学科全部被评为A+的高校,位列全国首位。上海率先探索我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5+3”培训模式,成功经验为我国医学教育国家制度提供了实践基础。率先探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相衔接,被教育部列为首批开展中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试点工作单位。创建中医药领军人培养“优才学院”体制,为中医药未来名医大家培养创新培养路径。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以创新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评价制度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一是建立中医药人才继续教育规范化培训制度。创新中医药继续教育模式,构建与中医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院校、毕业后、继续教育三位一体”的标准化、规范化人才培养链。二是探索高层次跨学科人才中医师承教育制度。加强医教协同,新现代师承教育模式,拓宽高层次跨学科人才通过师承学习中医的新路径,优化中医药人才群体组合和学员结构,为构建中医药多学科发展格局提供教育支撑。三是建立中医药流派传承人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师承学习模式,形成以传承人为主导的流派人才培养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流派传承人的学术公认性和社会责任意识。四是建立以代表作同行评议为核心的中医药特色人才评价制度。创新以特色成果为依托、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干、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中医药医教研产特色人才分类评价新机制,充分遵循中医药学术规律,建立多学科、多种类、多形式、个性化的代表作认定标准体系。
, http://www.100md.com
    持续引领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上海先后承担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秘书处、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项目(WHO—ICTM)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标准化建设委员会秘书处工作。截至目前,ISO/TC 249共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67项,上海主导16项。由上海专家为主制订的传统医学章节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中心大楼开工建设。国家中药质量第三方检测平台(南方)落户上海。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重点创新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有效机制。一是建立中医药标准运用及采信制度。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将中医药标准全面运用于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学科人才评价、中药材及制剂全过程溯源体系、医疗保险制度等中医药关键领域,形成系列制度规范,并为各类评价提供依据。二是建立中医药标准化融入“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机制。在“上海标准”评价体系中设立中医药与大健康专门领域,探索中医药服务数字经济的有效路径和引导机制,提高中医药标准和数字经济的关联度。率先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数据治理体系和智能化发展的基本技术框架及制度规范。(胡鸿毅), 百拇医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胡鸿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