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编号11692151至11692200间共13条。
☉ 11692171: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编者按: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近年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造成的医疗开支巨幅增长,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劳动力的巨大损失。我国目前大约有2000多万糖尿病患者,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另有糖耐量低减者近2000万,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更为严峻的现实是,一直被认为是“中老年病”的2型糖尿病也正悄然向儿童和青少年侵袭。因此,国际糖尿病联盟仍将今年糖尿病日的主题定为“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查看详细 (4309字节)

☉ 11692172:治痤疮维A酸软膏应晚上抹
□莫鹏 痤疮又称“青春痘”,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较活跃的部位,如面部、胸部、背部。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损害。 据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皮肤科主任杨维玲介绍,治疗痤疮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药就是维A酸软膏。由于除“痘”心切,很多痤疮患者早上一起床或上班前都会往自己的面部涂抹维A酸软膏,有些患者甚至1天3次在面部使用维A酸软膏,这样不规范地使用...查看详细 (2404字节)
☉ 11692173:九成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没正确用药
□郝建宇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的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导致胃内容物(主要是胃酸)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其典型症状是烧心和泛酸,严重时可导致食管溃疡、出血和狭窄,甚至发生食管癌。胃食管反流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包括睡眠障碍、饮食受限、社交活动受影响等。 我国在2005年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就已高达6.7%,然而去年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查看详细 (3018字节)

☉ 11692174:选抗菌药 贵在对症而非“新”
□卫怡然 许多患者甚至一些基层医务人员认为,抗菌药越新越贵效果就越好,实际上并非如此。每个抗菌药都有自己的抗菌谱,在治疗疾病时,疗效好不好,在于选的药是否正好是针对所感染的细菌的,而不在于是否是最新、最贵的抗菌药。而且即使是抗菌谱相似的、同类的抗菌药,也宜从低档次的用起。 比如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目前已生产到第四代,但并不是序号越高、代次越高,疗效也越好,每一代都有它的治疗特点,都有它们所针对的细菌种类...查看详细 (2043字节)
☉ 11692175:药物也会引起营养不良
□周云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生活条件相当不错的人却得了营养不良症,其原因是用了某种影响人体吸收和排泄的药物。以下几种常用药就和营养不良有关。 利尿药 这类药是患高血压或慢性心力衰竭的老人常用的药物,长期服用会引起低钾血症,出现四肢肌肉无力、腹胀等表现。因此,服用利尿药时间长了,一定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一些含钾离子丰富的食物,如莲子、海带、紫菜等食物。 地高辛 患有心脏病的人...查看详细 (1507字节)

☉ 11692183:清夏季暑热的经典方——三仁汤
□杨桢 高琳 三仁汤是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名方,由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组成,有清利湿热、宣畅气机的功效,主治湿温证初起。 什么是湿温证?从原文和各方研究的结果来看,湿温证包含几方面的特征:一是夏季发病为主,有发热恶寒的类外感症候,而发热以午后发热为主;二是身体沉重疼痛,胸闷,不饥不渴,或有皮肤淡黄等湿象;三是病程长,缠绵难愈,解表发汗、泻下清热、滋阴清热等常见治法无效...查看详细 (2181字节/1图片)
☉ 11692185: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不容忽视
□本报记者 徐亚静 您知道吗?在您接受输液治疗时,随着清亮的液体一起进入您血管的,除了治病的药物以外,很可能还会有玻璃安瓿的碎屑、药物中的微粒、甚至是护士身上各色毛衣的毛屑纤维等肉眼看不见的不溶性微粒。这些微粒一旦进入您的身体,就会与免疫系统“打架”,极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小小微粒不容小觑 所谓注射液不溶性微粒,就是指注射剂在生产或应用中经过各种途径污染的微小颗粒杂质,其粒径在1~50微米之间、肉眼不可见、易动性的非代谢性的有害粒子...查看详细 (4104字节)
☉ 11692187:痔血胶囊引起肝损害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第17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本报讯 近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陆续收到痔血胶囊肝损害不良事件的报告,经对报告病例系统分析后认为,不能排除痔血胶囊与肝损害事件的关联性。 痔血胶囊组方药味为白鲜皮和苦参,辅料为淀粉和滑石粉。说明书中记载,痔血胶囊可改善动、静脉张力,保护微循环和减轻肛门水肿,具有抗炎、镇痛、止血、通便的作用,用于Ⅰ、Ⅱ期内痔及混合痔所致的便血、肛门坠胀或坠痛、大便干燥或秘结等症...查看详细 (1865字节)

☉ 11692188:高剂量维生素B6导致周围神经病变
本报讯 澳大利亚日前发布《药物不良反应公告》警告:高剂量的维生素B6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 已知维生素B6可致神经毒性,尤其是周围神经病变,这与其剂量和使用的持续时间有关。然而仍有一些患者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澳大利亚医疗产品局(TGA)药物不良反应咨询委员会收到两份维生素B6产品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报道。1例,39岁女性连续3个月每日服用维生素B6 50毫克后小腿和脚出现灼痛和“电休克”...查看详细 (1248字节)
☉ 11692189:美国发布首份药品潜在安全性问题季度报告
本报讯 日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其网站上发布了首份药品潜在安全性问题季度报告(2008年1~3月)。报告中列出了一些正在进行评估的具有安全性问题的药品及其潜在风险。 根据美国2007年9月27日颁布的《食品药品管理法修正案》,FDA将对其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ERS)进行审查,每个季度向公众告知新的药品安全信息或严重风险的潜在信号。AERS中包括了由制药商、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交给FDA的数百万份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查看详细 (1069字节)
☉ 11692196:隐蔽性高血压成为高血压诊断研究新方向
□曲鹏 长期以来,高血压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测量血压,临床医生们普遍以诊室偶测血压作为判断血压水平的依据。由于血压的波动性、诊所血压的偶然性和门诊时间、环境的局限性,这种诊所血压难以反映血压的实际波动状态。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后,发现部分患者仅在诊室内血压升高而在诊室外血压正常;或者一些诊室血压正常而在其他情况下,如在工作中和家中血压升高并有相关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漏诊。尤其是后者...查看详细 (2936字节)
☉ 11692198:房颤抗凝治疗存在严重不足
本报北京讯 记者朱国旺 实习记者陈铮报道 我国有800多万名房颤患者,美国的这一数字为220万。房颤最重要也是危害最大的并发症之一是卒中。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一级预防的重要措施。然而,在10月24日召开的第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有关专家认为,在一些国家,房颤抗凝治疗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说,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的房颤患者越来越多,需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查看详细 (4014字节)

☉ 11692199:临床对β受体阻滞剂应用认识仍有不足
□本报记者 朱国旺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近年来存在一些争论。目前在临床上,不少医生存在两种不同的误区,一是担心β受体阻滞剂有代谢方面的不良反应,造成即使对有适应证的患者,也不敢使用;另外一种是,对高血压患者,甚至是伴有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的患者,只要心率较快,就诊时就首选β受体阻滞剂降压。因此,正确认识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在降压治疗中非常重要。不久前,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主编的《规范使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举行了出版预告新闻发布会...查看详细 (5609字节)
☉ 11692200:超药品说明书规定用药需谨慎
□本报记者 白毅 用药安全是医疗安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专业、多环节的系统工程。如何保证用药安全,成为“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上医院药学人员讨论的重要内容。其中,对如何按药品说明书用药、超说明书用药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这一话题,国内一些著名医院药学专家见仁见智,发表了很多有益的见解。 严格按说明书用药是准则 用药安全涉及的范围很多,其中之一是用药过程...查看详细 (5211字节)

前百页 前十页 前一页  后一页  后十页 后百页  后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