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92199
临床对β受体阻滞剂应用认识仍有不足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1日 《中国医药报》 2008.11.11
     □本报记者 朱国旺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近年来存在一些争论。目前在临床上,不少医生存在两种不同的误区,一是担心β受体阻滞剂有代谢方面的不良反应,造成即使对有适应证的患者,也不敢使用;另外一种是,对高血压患者,甚至是伴有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的患者,只要心率较快,就诊时就首选β受体阻滞剂降压。因此,正确认识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在降压治疗中非常重要。不久前,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主编的《规范使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举行了出版预告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有关专家指出,一些临床医生要克服使用β受体阻滞剂认识上的误区,正确和规范地使用此类药物。

    认识不足导致应用失当

    β受体阻滞剂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曾经被视为20世纪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上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之一。正如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授予James Black博士1988年生理医学奖时发表的评论所说:“自从200年前发现洋地黄以来,β受体阻滞剂是药物防治心脏疾病的最伟大突破。”然而,随着近年来一些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英国的相关指南已经把β受体阻滞剂从高血压治疗的一线用药中撤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教授说,目前国际上对β受体阻滞剂是否作为高血压治疗首选药物存在争议。在我国的临床工作当中,一些临床医生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认识上的不足,对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怎样使患者获得最大的益处;怎么使用才是规范的;剂量应该怎样;什么样的患者应该选择它等等,很多医生并不清楚。
, http://www.100md.com
    β受体阻滞剂和另一种药物洋地黄,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当中临床医生使用起来比较棘手的两类药物。北京协和医院严晓伟教授说,心血管科医生最难掌握的就是这两类药物。对我国心血管疾病诊治的高层次专家来说,对β受体阻滞剂的了解相对透彻一点,而对广大的临床医生来说,尤其是非心血管专科的医生来说,对β受体阻滞剂应用就有很多困惑。他举例说,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引起心率下降,因为它就是降低心率的药物。很多临床医生看到治疗以后患者心率从94次/分降到64次/分,以为是很严重的事情,觉得应该停药,或者应该减量。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正是反映了药物的疗效,说明药物起作用了。我们希望β受体阻滞剂使用以后,患者的心律维持在64次/分~74次/分之间;对心力衰竭的患者维持在55次/分~60次/分的范围里。

    很多临床医生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时候还有很多顾虑,如它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对有呼吸道疾病患者使用可能会引起气道收缩的潜在可能性。它在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疾病的疗效和剂量有很大关系,如果在应用的过程中没有合适的剂量,患者就不能充分获益。这些难题使临床医生在使用时常常缩手缩脚。因此,严晓伟教授说,很多临床医生在患者的选择、药物的选择、给药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需要提高认识。
, 百拇医药
    胡大一教授指出,由于β受体阻滞剂具备独特的负性频率作用,能使患者心率下降,在体现其治疗作用的同时,这一特性又对医生准确掌握临床应用的时机、剂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β受体阻滞剂的类效应相对较小,不同种类的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差异较大,某个药物的不良反应往往被片面强调并推广至整个类别,而医、患对β受体阻滞剂的益处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从而影响了β受体阻滞剂的普遍使用和剂量达标。

    在冠心病治疗中处于经典地位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近几年来有很多的争议和讨论。但在有些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它仍处于经典地位。严晓伟教授说,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不仅对心绞痛患者,而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和隐性的、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也应该使用β受体阻滞剂。它不仅能改善症状,还可以改善预后。他说,β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是全方位的,都是一类证据,相关指南作为A级推荐。而在心力衰竭的患者如何使用该类药物,在临床上具有非常大的挑战。从开始尝试使用,到临床确立治疗地位,用了20年的时间。最近有研究证实它是针对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者是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最有效的药物。由于该药早期使用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可降低心肌收缩,因此治疗早期有可能会加重心力衰竭的症状,这就使它的临床应用非常困难,需要临床医生积累一定的经验才能用好。他说,要告诉广大的临床医生,在心力衰竭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既非常有效,又充满一定风险。
, http://www.100md.com
    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是影响医生使用的重要因素。因为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加上很多人对它的认识不充分就限制了它的使用。严晓伟教授介绍,我们要关注在临床中如何提高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因为大多数临床情况下,患者是能够从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中获益的,关键在于如何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药物。

    治疗高血压仍是首选药物

    现在对β受体阻滞剂的争议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的治疗上。严晓伟说,从作用机制上看,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2006年英国相关指南把以前一线用药的β受体阻滞剂作为四线用药。指南出来以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广泛的讨论。2007年欧洲的高血压指南就没有同意英国的这份指南的意见,认为β受体阻滞剂和其他的降血压药物一样,都适合于高血压的初始和维持治疗。

    去年我国已经达成了国内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共识。专家认为,在循证医学中,由于某些临床试验在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结果对荟萃分析产生重要的影响,出现偏向。β受体阻滞剂虽然被有些指南不推荐为降压治疗的一线用药,但是因为它与ACEI和利尿剂不同,存在“非类效应”,即同一类β受体阻滞剂中,不同的化合物可能在某些方面的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它仍然可以作为广泛用于人群降压治疗的首选药物。此外,在一些特定情况下,β受体阻滞剂仍是有六大适应症患者的首选药物,全盘否定它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是错误的。
, 百拇医药
    我国患者耐受性与国外相近

    在以往的认识中,很多人认为我国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比较差。觉得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剂量应该比国外低得多。严晓伟教授说,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对过去使用的第一类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该药耐受性国内和国外的差别很大。后来,第二、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陆续上市,它们在我国都有相应的临床注册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发现国内患者对第二、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耐受的情况和国外相比并没有明显区别。以往我们认为我国患者用β受体阻滞剂剂量应该比国外小,因为我国患者的体形较小,肝脏功能也有差别,但后来的临床试验发现我国患者达到目标剂量和国外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我们强调,要使我国患者获益,也需要比较大的剂量进行治疗。

    如何判断剂量是否合适?严晓伟教授说,除了参考国外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外,还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比如通过治疗以后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来摸索一个患者最大可以耐受的剂量,或者临床推荐的剂量。总的来说,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多数情况下剂量是一个由小到大摸索的过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