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果品类 > 栗子(板栗)
编号:163688
栗子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 名】:栗子

    【拼 音】:LIZI

    【来 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

    【功 效】: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主 治】:治反胃,泄泻,腰脚软弱,吐、衄、便血,金疮、折伤肿痛,瘰疬。

    【性味归经】:甘,温。①《别录》:"味咸,温,无毒。"②陶弘景:"甜。"②《滇南本草》:"味甘,平。"入脾、胃、肾经。①《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②《本草求真》:" 入肾、肠、胃。"③《本草再新》: "入心、肺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煮食或炒存性研末服。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①孟诜:"栗子蒸炒食之令气拥,患风水气不宜"②《本草衍义》:"小儿不可多食,生者难化,熟即滞气隔食,往往致小儿病。"③《得配本草》:"多食滞脾恋膈,风湿病者禁用。"④《随息居饮食谱》:"外感未去,痞满疳积,疟痢产后,小儿病人不饥、便秘者并忌之。"

    【别 名】:板栗(《唐本草》)、ZHEN子、YAN子(《医心方》)、栗果(《滇南本草》)、大栗(《浙江 天目山药植志》) 。原植物栗(《诗经》)又名:瑰栗(《西京杂记》)、毛板栗 、瓦栗子树、风栗、家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辽宁、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拉丁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

    【考 证】:出自《千金·食治》。

    【中药化学成分】:果实含蛋白质5.7%,脂肪2.0%,碳水化物62%,灰分1.3%,淀粉25%及维生素B、脂肪酶。,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