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风采 > 预防医学专家
编号:213713
郭可大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郭可大

     郭可大 (1910— )

    郭可大,医学微生物学家,医学真菌学家。早年致力于医学微生物学的教育事业。长期从事医学真菌学、大骨节病病因和克山病病因研究。提出“克山病主因真菌毒素中毒学说”,受到克山病防治科研学术界的重视,目前仍为克山病病因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郭可大又名乐生,1912年11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丰利区吴陵乡(现如东县凌民乡)。1917—1924年就读于如皋县和丰利小学,1924年考入江苏省南通中学。1928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预科。1929—1935年在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学习,1935年毕业后,赴德国汉堡留学,先在柏林大学医学院医院实习,后到汉堡,参加热带病研究所举办的热带病学、寄生虫学专业班进修,获热带病学、寄生虫学证书。随后在该研究所研究病原性锥虫、回归热螺旋体和肿瘤病毒。同时在汉堡大学医学院进修医学微生物学;1937年获汉堡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他在留学期间,先后在德国《中央细菌学、寄生虫学和传染病学杂志》上发表了《病原性锥虫和回归热螺旋体在混合感染时的相互影响》和《休普氏纤维瘤病毒、粘液瘤病毒和嗜神经性牛痘病毒互相免疫关系的家兔实验研究》两篇论文。1938年,他建立了“滤纸片法梅毒絮状反应”,这种方法适用于梅毒流行病学大量标本的普查,很受欢迎,原文发表于《德国医学周报》。40多年来,这一滤纸片干血方法经过多种改进,在人医和兽医方面广被应用。
, http://www.100md.com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于1938年毅然回到祖国,辗转广西、云南、陕西、四川等地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和生物制品研制等工作。先后被聘为同济大学医学院和西北医学院细菌学副教授,齐鲁大学医学院和上海医学院细菌学教授,以及中央防疫处技正。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沈阳医学院细菌学教授。1947—1948年间,郭可大到美国深造,曾先后在田纳西大学医学院、迪克大学医学院和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进修医学真菌学,从此他开始了对医学真菌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回国后,他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任细菌学主任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郭可大服从国家的调动,从上海调到北京,任中央卫生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前身)研究员、真菌研究室主任,1957年转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1983年起改属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任真菌研究室和克山病研究室主任。郭可大调到北京后,把全部精力投入医学真菌和大骨节病、克山病的病因研究,做出了不少成绩。郭可大曾组织32位专家翻译《秦氏细菌学》第三版,参加编著6部专著,先后发表论文32篇。此外,他在1952年还与汤飞凡等微生物学家一同筹备中国微生物学会,并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1978年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1980年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百拇医药
    长期从事医学真菌学的研究 郭可大从1948年以来长期从事医学真菌学的研究与教学。真菌的分类和鉴定主要依据菌体和菌丝的形态,在菌丝体内、菌丝体上和由菌丝体所产生的孢子的类型。为能观察真菌在生长过程中的连续过程及菌丝和孢子自然的排列,郭可大于1951年建立了显微镜下研究生活真菌的微型培养皿。该培养皿是由不锈钢制成的培养圈、载玻片和盖玻片组成。培养圈侧面有两支内塞棉花的微型漏斗式管,可从这小管注入培养基,接种待检的菌培养物。它有利于真菌生长时所需氧气的进入,但培养皿内外的真菌孢子都不能出入,因此适用于病原真菌、奴卡氏菌和抗生性放线菌等生长发育过程的追踪观察和显微摄影,特别适用于对烈性呼吸道感染真菌的鉴定和研究。使用该培养皿不致污染实验室环境,因此为许多真菌学工作者所使用。早年,由于没有特效的抗真菌药物,给临床医学工作者在真菌病的治疗,尤其是深部真菌病的治疗上带来很大困难。李群和郭可大曾从事研究大蒜对于病原性真菌的抑菌作用,证明了大蒜水浸液对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铁锈色毛癣菌、皮炎芽生菌、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或杀菌作用。1954—1957年,他和胡毓涵等用28种中药挥发油对15种病原真菌进行抑菌和杀菌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挥发油和黄连素对多种深部和皮肤真菌有显著的抑菌或杀菌作用,其中宫桂、紫苏叶、羌活、土荆芥、川芎、当归挥发油和黄连素的作用较强。这一研究成果为采用中国传统医药治疗真菌病开辟了新的途径。他和刘兴玠、张树波还从事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和芽生菌等深部真菌的研究,填补了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空白。
, 百拇医药
    郭可大还编写了一系列有关医学真菌学的著述。在中国微生物学会1979年年会上,郭可大发表了《30年来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展望》的论文。在1980年的全国真菌学术讨论会和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他作了《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和今后10年有关病原真菌毒性与致癌性真菌及其毒素研究的初步建议》的发言。

    大骨节病病因的研究 大骨节病是主要流行于我国东北、西北一些山区和半山区的地方病。患者从童年开始,自觉关节疼痛,指、踝、肘、膝等关节逐渐增粗,重者四肢短小畸形。但其致病因子还不清楚,给控制和治疗这种病带来很大困难。郭可大从1954年起曾先后多次带领调研组深入病区,与当地的地方病防治机构协作,对大骨节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可能的致病因子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发现,从流行区粮食检出的一些镰刀菌所产生的毒素的毒性较强,用毒性菌粮饲喂实验动物后能引起类似人的大骨节病的病理变化。, 百拇医药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