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3 > 正文
编号:11611093
医学真菌和真菌病总论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0kb)。

    一、医学真菌概述

    通过了解真菌的基本特征,从而可有助于真菌病的准确诊断,以及认识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

    1、真菌的基本特性

    真菌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一大类真核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它不含叶绿素,通过细胞壁吸收营养物质,分泌胞外酶降解不被吸收的多聚物为简单化合物而吸收,属于异养型。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方式产生孢子延续种族。真菌菌体的基本结构为丝状的菌丝体和/或孢子,其细胞壁含有甲壳质和β-(1-3)-葡聚糖,细胞内含有各种细胞器。

    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形态多种多样,大小变化很大。真菌形态学特性在真菌鉴定方面依然发挥主要作用。真菌菌体的基本结构为单一的丝状或管状结构,称为菌丝,多数菌丝分枝延伸、交织成团形成菌丝体,这类真菌成为丝状真菌或霉菌。但另一类真菌属于单细胞性,称为酵母菌,通过芽殖和裂殖的方法进行繁殖,产生芽孢。霉菌和酵母菌这两大类真菌在形态学上有很大不同。

    真菌菌丝或芽孢经大量生长繁殖后形成真菌集团叫菌落。在不同成分的培养基上生长所形成的菌落不同。一般在相同的培养基、培养温度和时间等固定条件下,真菌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纹饰等特性是划分基本类型的依据。真菌菌落主要分为酵母型菌落和丝状型菌落两大类。 双相真菌是人类重要的致病性真菌。真菌的孢子发生、菌丝顶端生长、产生不同形态的孢子、各种色素、大小、形态、分隔等特性,均可作为真菌鉴定的参考依据。

    真菌属于真核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核膜上具有核孔,核中有核小体和线性染色体。胞浆中有微丝构成的细胞骨架,大部由肌动蛋白组成的,还有含微管蛋白的微管。胞浆中还含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空泡、泡囊、粗面内质网、核糖体等。高尔基氏体不常见。真菌细胞膜含有大量的固醇,与人类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胆固醇不同,真菌主要是麦角固醇,是抗真菌药物作用的靶位。真菌细胞壁十分坚固,位于细胞膜外,作为真菌与周围环境的分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包括:维持细胞的外形、保护细胞免受渗透压的影响、调节营养物吸收和代谢产物分泌、组成真菌的抗原成分等。

    真菌细胞壁在生长繁殖以及与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十分活跃。研究表明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多糖,所有真菌细胞壁均具有纤维状和无定形两类组分。纤维状组分由晶状不溶于水的物质组成,主要包括几丁质和葡聚糖。几丁质主要是由β-(1,4)键连接的N-乙酰糖胺聚合物形成的微纤丝。葡聚糖主要包括β-(1,3)和β-(1,6)葡聚糖两种。无定形组分主要由多糖组成,大多数可溶,包括α-葡聚糖和甘露糖蛋白等,常混杂在纤维网中,可使细胞壁具有通透性。近年来随着对真菌细胞壁的了解不断加深,细胞壁的组分分析已成为真菌分类的重要依据;检测真菌细胞壁组分的试验已成为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同时,抑制真菌细胞壁成分如几丁质和葡聚糖合成的抗真菌药物已成为抗真菌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

    真菌的基因组范围在1.7x107-9.3x107之间,其DNA含量界于原核和高等动植物之间。目前已测出很多真菌的基因序列,包括核糖体基因、线粒体基因和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特别是核糖体基因对于真菌的系统分类和进化研究都均有重要意义。随着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已完成了包括白念珠菌及其它致病性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粗球孢子菌、烟曲霉、构巢曲霉、组织胞浆菌和卡氏肺孢子菌等十几种致病真菌在内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这些序列资料为深入研究致病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牢固基础。

    2、真菌的繁殖

    真菌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需要经过核的融合及减数分裂,产生有性期或称为完全阶段。无性生殖则不需减数分裂仅经过有丝分裂,称为无性期或不全阶段。如果一种真菌具有有性和无性两种阶段,它可以具有两个名称。真菌的繁殖特点是其鉴定的重要依据。

    酵母无性繁殖主要包括芽殖和裂殖两个类型。菌丝无性繁殖包括产生孢子囊孢子、关节孢子、厚膜孢子和分生孢子等几种类型。许多真菌繁殖可有两种以上的繁殖方式。无性生殖的过程主要包括体细胞断裂;裂殖成子细胞;体细胞或孢子产生小芽,每个小芽发育为新个体;产生有丝分裂孢子,孢子产生芽管,芽管产生菌丝。

    菌丝繁殖包括产生孢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包括菌丝型孢子和芽殖型孢子两类。菌丝型孢子包括关节孢子、厚膜孢子;芽殖型孢子主要包括外生芽殖型和内生芽殖型。

    真菌的有性繁殖有主要存在于接合菌门——产生接合孢子;子囊菌门——产生子囊孢子;担子菌门——产生担孢子。

    二、真菌病概论

    本节中将对浅部真菌病分成浅表真菌病与皮肤真菌病逐一介绍。皮肤真菌病是在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真菌性疾病。

    真菌的种类繁多,估计自然界中有150万种以上,但已被人类发现和描述过的真菌只有约10万种左右。大多数真菌对人类有益,其中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致病性真菌不过300余种,真菌所引起的人类、动物的疾病, 称为真菌病,同时还可引起植物的疾病、人类过敏性疾病和真菌毒素中毒症。

    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分类主要根据真菌侵犯人体的部位分为四类:浅表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下组织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前二者合称为浅部真菌病,后二者又称为深部真菌病。

    1、浅表真菌病

    感染仅仅局限于皮肤角质层的最外层,极少甚至完全没有组织反应,感染毛发时也只累及毛发表面,很少损伤毛发。浅表真菌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花斑癣

    俗称“汗斑”,发生在皮肤角质层,为轻微的,常常无症状的慢性真菌感染。该病呈全球分布,温带地区常见于夏秋季,我国发病南方高于北方。其病原菌马拉色菌是构成人体皮肤正常菌群的微生物之一。该菌具有亲脂性,皮损亦多位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并结合菌种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将马拉色菌属分为:厚皮马拉色菌、合轴马拉色菌、糠秕马拉色菌、斯洛菲马拉色菌、钝形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和限制马拉色菌等7种。

    (2)掌黑癣

    是由暗色真菌引起的浅部感染,好发于手指和手掌,亦可见于颈部、胸部和足底,表现为棕色或黑色的斑。其病原菌为:1、威尼克外瓶霉,主要分布在欧洲和美洲,我国已见报告;2、曼逊枝孢霉,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我国华南地区已有报告。

    (3)毛结节病

    系毛干的真菌感染,依病原菌不同常分为两种:1、黑毛结节病,由何德毛结节菌引起,在南美和太平洋岛屿等多雨地区广泛存在,亚洲主要见于爪哇和东南亚;2、白毛结节病,由白吉利毛孢子菌引起,主要分布于南美、中欧、日本等地,我国也不少见。

    2、皮肤真菌病

    感染累及皮肤角质层和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甲板等,能广泛破坏这些组织的结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宿主免疫反应;这类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皮肤癣菌病,其它真菌引起的感染还包括皮肤念珠菌病等。

    皮肤癣菌病: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足癣、手癣、体癣、股癣、甲癣以及头癣等各类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是最主要的真菌性疾病。其病原菌为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三属;共40余种,能够引起人和动物感染的约20种,常见的致病菌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和许兰毛癣菌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TXT附件(1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