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4 > 正文
编号:11612002
第27章_皮肤肿瘤.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13kb)。

    第27章_皮肤肿瘤

    皮肤起源于外胚叶及中胚叶,组织结构异常复杂,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各种组织均可异常增生形成肿瘤,因此皮肤肿瘤的种类远远超过其他器官。皮肤肿瘤可分为良性及恶性两大类;易演变为恶性者,称为癌前期皮肤病。

    第一节 良性皮肤肿瘤

    一、痣细胞痣

    痣细胞痣(nevus cell nevus)又称色素痣(nevus pigmentosus),为人类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痣细胞通常要经过发展、成熟和衰老等不同阶段,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由表皮移入真皮。

    【临床表现】 痣细胞痣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出生时即可存在,但常于两岁后开始出现。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和黏膜。皮损为扁平或略隆起的斑疹,也可呈半球状隆起、乳头瘤状或有蒂,表面光滑,可有或无毛发(图27-1),数目可单一、数个至数十个。因痣细胞内色素种类及含量不同,皮损可呈棕色、褐色、蓝黑色或黑色,无色素皮损多呈皮色。根据痣细胞在皮肤内的位置不同,可将其分为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内痣,扁平皮损提示为交界痣,略高起皮损多为混合痣,而乳头瘤样皮损和几乎所有半球状和带蒂皮损为皮内痣。本病进展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图27-1 【组织病理】 痣细胞多排列成巢状,由于制片的影响而皱缩,与周围间质分离。痣细胞可分为:①透明痣细胞:比正常黑素细胞略大,多位于表皮-真皮交界处;②上皮样痣细胞:多位于真皮上部,可含少量色素;③淋巴细胞样痣细胞:多位于真皮中部,较小,可含色素;④纤维样痣细胞:多位于真皮下部,呈长梭形,极少含有黑素。

    交界痣痣细胞巢位于表皮下部或向下突入真皮,但仍可与表皮接触呈"滴落状",细胞内含大量色素。混合痣痣细胞巢见于表皮内和真皮内。皮内痣痣细胞巢位于真皮内,位于真皮上部的痣细胞呈巢状或条索状,常含中等量黑素;真皮中下部的痣细胞以梭形细胞为主,排列成束,很少含黑素。

    【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先天性痣细胞痣有发生黑素瘤的可能,以手术切除为好;发生在掌跖、腰周、腋窝、腹股沟等易摩擦部位的交界痣、混合痣亦应考虑手术切除。痣细胞痣若出现以下恶变体征亦应手术切除:①体积突然增大;②颜色变黑;③表面出现糜烂、溃疡、出血或肿胀;④自觉疼痛或瘙痒;⑤周围出现卫星病灶等。

    二、皮脂腺痣

    皮脂腺痣(sebaceous nevus)是局限性表皮发育异常,以皮脂腺增生为特点。

    【临床表现】 本病常发生于新生儿期或幼儿期。好发于头面部和颈部。皮损呈局限性稍隆起的斑块,淡黄或黄褐色,边缘清楚,常为单个,偶见多发或泛发,有些呈线状排列;头皮皮损处可部分或完全秃发。儿童期皮损隆起不明显,呈蜡样外观,缓慢增大;青春期皮损肥厚呈疣状,有密集乳头瘤样隆起(图27-2);老年期皮损多呈结节状增殖,可继发其他皮肤附属器肿瘤。

    图27-2 【组织病理】 儿童期表现为不完全分化的毛囊结构,常见似胚胎期毛囊的未分化细胞索,皮脂腺发育不良,大小和数目减少。青春期则可见大量成熟或接近成熟的皮脂腺,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

    【治疗】 皮损较小者可考虑冷冻、电烧灼、激光等治疗,较大者可手术切除或切除后植皮。

    三、先天性血管瘤

    先天性血管瘤(congenital hemangioma)由胎儿期成血管组织畸型或原有血管扩张所致。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图27-3)。

    (一)鲜红斑痣(nevus flammeus) 又称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出生时即可存在。好发于颜面、颈部,也可发生于其他任何部位。皮损为斑疹或斑片,不高出皮面,颜色淡红或暗红,形状不规则,压之部分或完全退色。发生于面部者可随年龄增长而颜色变深,亦可高出皮面,或其上发生结节状皮损。可伴发其他血管畸型,如软脑膜蛛网膜血管瘤、结膜、虹膜或脉络膜血管瘤等,可导致青光眼或视网膜剥离。

    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中上部毛细血管扩张,皮损隆起或呈结节状者,除真皮浅层外,其深层及皮下组织亦出现血管扩张,但血管内皮细胞不增生。

    本型治疗较困难。可选用YAG:585nm 激光器结合Q开关技术,但需要多次、较长时间的治疗。亦可应用市售遮盖霜,以遮盖皮损而达到美容的目的。

    图27-3 (二)草莓状血管瘤(strawberry hemangioma) 又称毛细血管瘤(capillary hemangioma),出生时即可存在,但常在出生后2~3个月内发生。好发于颜面、肩部、头部和颈部。皮损呈鲜红色分叶状肿瘤,质地柔软,高出皮面,境界清楚,单一或数个,通常1至数厘米,偶见整个肢体受累者;广泛皮损的深部,常可伴发海绵状血管瘤。皮损可逐渐增大,约1年后逐渐开始退化,70%~90%患者在5~7岁时可自行完全消退。

    婴幼儿期皮损组织病理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增大,聚集成实体性索团,仅可见少数小的毛细血管腔。成熟皮损则表现为血管腔增大或显著扩张,而内皮细胞变平。

    本型皮损多数可完全消退,因此应尽量等待自然消退。生长较快者可应用放射性核素32磷或90锶或X线照射治疗,还可选用YAG:585nm激光治疗。

    (三)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本病出生时即存在或出生后数周发生。好发于头、颈部,亦可累及口腔或咽部黏膜等其他部位。皮损为单一或数个大而不规则的结节状或分叶状浅表皮损,颜色鲜红或深红,表面不规则,深在皮损颜色呈紫色,境界不清,柔软而有弹性,可压缩,状似海绵。皮损在1年内逐渐增大,亦可逐渐缓解,但难以完全消退。累及消化道常可引起慢性出血和贫血,尸检还发现其他脏器受累。

    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下部和皮下组织中存在不规则腔隙,充以红细胞及纤维物质,腔壁为单层内皮细胞;较大血管腔隙可见外膜细胞增生,管壁增厚。

    治疗基本同草莓状血管瘤。偶亦需手术切除。

    四、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keloid)为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而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患者多具有瘢痕体质,有色人种较易发病。

    【临床表现】 好发于胸骨区,亦常见于肩部、面部、颈部、耳部等处。皮损初起为小而坚实的红色丘疹,缓慢增大,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隆起于皮面,往往超过原损伤部位,呈蟹足状向外伸展,表面光滑发亮。早期进行性皮损潮红而有触痛,呈橡皮样硬度,表面可有毛细血管扩张(图27-4);静止期皮损颜色变淡,质地坚硬,多无自觉症状。继发于烧伤,烫伤者可形成大面积皮损,严重者可影响受累肢体功能。

    图27-4 【组织病理】 胶原纤维致密增生,纤维束增粗,可呈透明化,浅层胶原束与表皮平行排列,其下方胶原束则互相交织成漩涡状;真皮乳头因受压而变平,弹力纤维稀少;邻近附属器萎缩或消失,被推向外周。

    【鉴别诊断】 应与肥厚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鉴别,后者一般不超过原损伤范围,无蟹足状伸展,皮损经一至数年后可变平。

    【治疗】 该病治疗较困难,部分患者于治疗数年后仍可复发。早期皮损可选用放射治疗;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有效,但应避免局部皮肤萎缩;也可手术切除后配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和放射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维A酸霜可缓解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1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