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信息
编号:11725120
经络现象与经络检测研究告诉了我们什么?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71期
     (上接2008年12月17日本版)

    经脉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及其物质基础的研究

    经络现象研究的结果证明,人体体表确实存在着某种与古典经络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的轨迹,但只有以客观的方法将这些特殊的轨迹检测出来,进而搞清其三维空间定位,才有可能对它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实验水平的提高,实验方法学的不断改进,不仅在经脉循行路线客观检测方面运用了多种新的方法和手段,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所观察客观指标的可信度,使经脉的循行路线客观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解决了我国经络研究二十多年来对经络的正确认识问题。

    探索经脉线物质基础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先从经脉线的生物物理学测量入手,通过声、光、热、电、核等方面的测量,发现经络存在着循经的体表生物物理学特异性(低阻抗、高导声、高振动声、高温带等),从客观的角度说明了经脉线的存在,比原来仅通过主观感觉确定经脉线的研究又进了一步,并提供了经脉线体表两维定位的方法。这些方法中低频脉冲经络定位(57-6F30经络定位仪,已形成商品被众多实验室所用)在以后用动物进行的经脉线物质基础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79年,在第—次全国针麻学术讨论会上,我国学者系统地介绍了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以及经穴一脏腑相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极大兴趣。1980年,在烟台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经络研究学术讨论会,进一步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明确提出了经络研究客观化的问题。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建立研究经络现象的客观方法,寻找能够反映经脉循行路线的客观指标。至此,我国经络研究的三足鼎立的格局基木形成,即:1.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及其机理的研究;2.经穴一脏腑相关及其联系途径的研究;3.经脉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及其物质基础的研究。

    1985年,全国针灸针麻科研协作办公室组织国内各方面的专家对“七五”期间的经络研究工作进行了论证,力争更上一层楼。1986年,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正式成立,并再次对全国的经络研究进行了安排部署,为经络研究的深入进行开拓了新天地。同年,“十四经的循经感传、循行路线的检测及经络机理实质的研究”被团家科委列为“七五”科技攻关的重点课题。组织了全国十余个单位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他一些单位的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化。科学的进步,使经络研究有了更为先进的手段。

    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近20年,是经络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正是在这段时期内,经络研究从低谷向着高潮推进,从低水平研究向高水平研究迈进,从零散的、片面的单一层次上的研究向系统研究、全方位研究、多层次研究展开。在这段时间内,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各种新思想、新假说涌现,把经络研究引向新的广阔天地,同时经络研究在方法学上也经历了革命性的变革。 (完), 百拇医药(郭义 王广军 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