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研讨
编号:11871126
中医学术研究应围绕临床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304期
     ●中医学术研究要围绕提高诊疗水平、临床疗效这一中心

    ●一方面开展中医病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探索,一方面进行中医治疗西医疾病的方法学研究、疗效分析、机理探索等

    ●抓住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三条主线

    中医学术进步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真正根基和活力所在,只有学术发展了,中医的诊疗水平、临床疗效才能提高,服务功能才会不断扩大和完善,也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离开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方向与目标

    围绕一个中心

    中医学术研究必须紧紧围绕提高诊疗水平,提高临床疗效这一中心展开,我们进行理论建设和方法学创新等所有的学术研究都是为了提高中医的诊断水平,完善中医的治疗方法,从而切实提高临床疗效,进而扩大中医的服务功能。如果偏离了这一中心,失去了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那么,无论我们的研究路线多么合理,研究方法多么先进,结论多么中肯,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百拇医药
    针对两个目标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中医学面临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治疗目标的转换和疾病谱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中医学不仅要治疗传统的中医病证,也要面对西医疾病,对中医疗效的追求也不再单单是“证”的减轻和消除,还要有“病”的好转或康复,这是我们今天进行中医学术研究不可能回避的现实。这一现实要求我们必须针对两个目标,一是在学习和继承中医学术理论精华和宝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开展中医病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探索;二是进行中医治疗西医疾病的方法学研究、疗效分析、机理探索等,我们要为中医治疗现代医学疾病探寻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总结中医治疗这些疾病的规律和疗效特点,并积累经验。围绕这两个目标所进行的学术研究都应当坚持中医理论的指导,并适当融入现代科学的理念,借鉴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使中医理论和临床诊疗方法不断完善创新,以适应疾病谱变化对中医的实际要求。

    抓住三条主线
, 百拇医药
    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是中医学术研究的三条主线,它们既是三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分别有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目标与方法,同时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

    相对于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医理论研究多年来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特别是在理论创新方面更是严重滞后,目前理论研究基本上仍停留在文献整理和诠释的水平上,陈陈相因,泥古守旧,造成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严重脱节,失去了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当前,中医理论研究的许多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从大的方面讲如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治疗西医疾病是否可行,如果可行,理论基础是什么?实践依据在哪里?如果不可行,应如何评价这些年来中医治疗现代医学疾病的研究成果?中医学真正的特色与优势是什么?缺陷不足有哪些?再如一些具体问题,如古人一直倡导的“效不更方”是否正确?如果正确,为什么?如果不正确,应如何纠正?应如何解决临床上某些疾病无证可辨的问题?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做出明确的理论回答,因此理论研究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对中医理论的继承、整理、修删、增补、纠误,并根据治疗目标的转换和疾病谱的变化,提出新观点,建立新学说,解决新问题,建构起适应这些变化的新的理论支撑点,只有如此,理论创新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中医学术研究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 百拇医药
    近年来,中医临床研究深入开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的看还有诸多基本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中医临床研究主要应以提高疗效为核心,要深入研究中医疗效优势、疗效定位、疗效特点、疗效学基础、疗效机理,探索和总结临床治疗规律,特别是阶段治疗、环节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确立;明确中医主导、辅助和善后三个不同作用目标,找准临床研究的切入点与突破口;进一步研究“证”的生物学本质、发生规律、表现特点;探求“证”与现代医学疾病的内在联系;研究和总结“证”的分布规律,从而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积累中医药治疗西医疾病的经验;建立起科学统一的,既为现代科学所接受,又充分体现中医疗效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要设定中医治疗不同病证和疾病的科学疗程、剂量和用法要求、调方指征、停药标准等,使中医临床研究发生质的飞跃。

    必要的实验研究是中医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某些学术领域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中医界有人对中医科研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有不同看法,认为中医的理论和经验不必要非得“老鼠点头”,这种观点当然是片面的。
, 百拇医药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的实验研究是探求和阐明中医治法和方药作用机理从而将某些中医研究引向深入的重要手段,用以说明临床疗效也更有说服力,实验结果胜过引经据典的论证。当然,实验研究对中医学术研究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实验研究应遵循来源于临床又服务于临床的客观规律,即实行临床——实验——临床的路线,实验研究的方向目标应当是正确的,技术路线与方法更应当科学合理,只有如此,实验研究的结论才会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目前,实验研究与临床尚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应当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开拓思路,拓宽研究领域,完善研究方法,使实验研究更好地为中医学术研究服务。

    主要命题

    凝练中医科学主题

    中医学由于诞生年代久远,典籍汗牛充栋,文献浩如烟海,科学主题不够凝练,特别是某些理论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阐释与发挥,某一科学的内核往往被层层叠叠的各种学说、理论或论述所包绕,甚至演绎出互相对立的观点,使人难得要领;某些中医著作人文色彩过于浓厚,给中医理论的学术传承带来困难。上世纪五十年代,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的编写就是一个很好的凝练科学主题的过程,如《中医基础学》将《内经》等医学典籍的核心理论进行高度提炼和概括,中医临床内、外、妇、儿、针灸、推拿、五官等各科教材则是将历代医家的著述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去虚存实,进行系统对照与比较,科学选择,使其主题明确、论点鲜明、内容集中、切合实用,对中医学的学习与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百拇医药
    应该看到,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目前凝练中医科学主题的工作还是很不够的,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将中医学各相关科学主题高度提炼,剔除一切虚玄空泛的内容,适当增加国内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保证中医学准确、科学、真实、简洁,使之便于学习、便于掌握、便于应用、便于推广。

    建立科学统一的疗效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统一的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关键一环,也是评价中医临床水平、认识中医药疗效优势与特点、分析其缺陷与不足的唯一途径,也才有利于中医诊疗技术的推介。

    目前中医学尚未建立起科学统一的疗效评价体系,特别是在疗程长短、剂量大小、调方指征、停药时机等方面均未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标准和要求。目前各地报道的中医疗效差异甚大,总结出的经验经不起临床的检验和重复,甚至出现对中医疗效盲目夸大和全盘否定的片面倾向,这除了受研究方法与水平差异的影响外,未建立起科学统一的评估标准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应该说,目前状况与中医临床研究的客观要求是极不适应的。
, http://www.100md.com
    建立科学统一的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充分借鉴现代医学疗效评估的方法与模式,又要充分体现中医疗效的特色。要做到长期疗效与近期疗效相结合,整体疗效与局部疗效相结合,证候疗效与客观指标疗效相结合,治疗作用与善后作用相结合。

    创新理论建设

    建构新的中医理论体系 建构新的中医理论体系是中医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是当前科学环境和疾病谱变化的现实对中医学的客观要求。所谓新的中医理论体系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完整准确地继承中医学术精华,体现中医学的理论实质如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法确立、方药组合等;二是合理吸纳现代医学科学理念如生命本质、疾病发生学、临床治疗学、预防医学等内容。

    创建新的科研范式 当前我国中医科研较之其他学科力量相对薄弱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建立起符合中医学自身学术特点的科研范式与方法。当前中医科研的基本模式就是牵强地将中医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等元素与现代医学的一些客观元素如基因芯片、蛋白组学等进行“拉郎配”,在课题设计时盲目追求所谓高起点、新指标、新概念、新名词,既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又缺乏可靠的实践依据,脱离了中医学的本质和特色。

    创新科研范式要根据文献研究、临床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的不同特点,分别选用、创制不同的科研范式,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以适应不同科研内容的实际需要。, 百拇医药(尹常健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