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研讨
编号:11998386
探索适合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480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大潮,该校对原有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改革,改革涉及招生、学制、课程、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局部的改革可谓持续不断,系统化的改革也在逐步开展起来。

    ●以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院校教育-师承-家传”相结合的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为基础,将改革背景和视野从校内扩展至整个中医药行业。

    ●设立“中医高中预科班”,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中医药知识教育前移至高中阶段,旨在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初步了解中医药基础知识、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富有创新意识和立志于从事中医药事业的预备型人才。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以我国古代哲学为基石,并在我国古代文化的沃土中孕育、生长,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应当立足于中医药学科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模式转变及国家卫生政策变化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
, 百拇医药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前,中医人才培养一直沿用原苏联医学教育模式,鲜有变化。21世纪以来,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广度到深度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尤其是伴随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系统化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一部分中医药院校中开始开展,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建立了一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可以说,人才培养机制越来越灵活,长期一成不变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现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仍然还存在许多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问题有:培养目标不明确、学制不稳定、招生政策不灵活、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过度分化。

    坚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三步走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与其他中医药高等院校一样,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沿用原苏联医学教育模式,几乎没有变动,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及招生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共同的问题。
, 百拇医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大潮,我校也开始对原有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招生、学制、课程、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局部的改革可谓持续不断,系统化的改革也在逐步开展起来。

    20世纪末,我校原校长郑守曾主持开展了世界银行贷款教改项目——《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从此拉开了系统化中医药培养模式改革的帷幕。该课题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首次提出了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核心理念的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概念。

    同时,还相应地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如:在实践教学中实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推行“循环两段式”教学等。即:把教学过程分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每次从理论到实践为一个循环,如此往复。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修正的原则,把研究成果及时地付诸教学改革实践,使得我校中医人才培养现状得到了较大改观。由于我校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的特殊地位,这项课题研究及由此引发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动了整个中医药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热潮,在我国高等中医教育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 百拇医药
    21世纪初,伴随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的实施,我校又开展了新一轮系统化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次改革以我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院校教育—师承—家传”相结合的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为基础,将改革背景和视野从校内扩展至整个中医药行业,以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临床应用型中医药人才为目标指向。与此前的改革相比,此次改革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深入,步子迈得更大,其中,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成为最为凸显的改革亮点。

    自2007年开始,我校在对中医名家子弟实行自主招生的基础上,首次开设“院校-师承-家传”相结合的中医专业教改试验班,探索中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几年来,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各项改革,截止到2010年,一期改革已基本完成,二期改革正在顺利实施,三期改革也已经启动。

    中医专业教改试验班一期改革旨在充分结合现代高等院校教育的优势与传统师承教育的精髓,尽力整合中医人才培养的社会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培养具有深厚中医传统文化、扎实中医基础理论和较强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创新型人才。
, http://www.100md.com
    一期改革打破传统中医院校教育封闭的教育体系,构建了融社会、家庭和学校为一体的开放式教育体系。以招生制度改革为起点,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相结合,选拔具有一定中医背景的高中毕业生进入教改实验班学习。培养方案以中医五年制培养方案为基础,配备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指导教师、中医经典学习指导教师和临床指导教师,夯实中医药文化基础,充分利用中医名家家庭教育资源,结合社会的中医资源,早期配备导师,使其从二年级开始至毕业期间多年不断线地接触临床,并充分利用寒暑假期,跟师门诊,真正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二期改革是在一期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内涵改革,旨在使得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知识结构培养有新的突破,实现传统文化素质培养与专业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职业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完美统一。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而必修课改革又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

    二期改革重点是以必修课改革为切入点,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大幅调整,建立新的中医课程体系。主要措施有:将《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中外医学史》4门基础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和中医思维的训练;对原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方剂、中药四门课程整合成中医基础学及辨证论治学基础,并增设临床前基础训练课、临床思维训练课,各门课程单独设立,统筹安排,以实现中医课程的整体改革。
, http://www.100md.com
    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三期改革着眼于中医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力求在现有培养体系外寻找新的改革突破口,“中医高中预科班”是三期改革的主要举措。 “中医高中预科班”又称“杏林班”,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中医药知识教育前移至高中阶段,旨在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初步了解中医药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富有创新意识和立志于从事中医药事业的预备型人才。

    2010年底,我校与北京宏志中学签订合作开设“中医高中预科班”协议,在北京宏志中学选拔部分高中新生进入该实验班,拟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基础》、《国学导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医药学知识概论》4门中医预科课程,学生学完全部课程,颁发“杏林班”结业证书,经宏志中学推荐,通过与我校联合进行的面试合格后,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选拔测试。随着我校首个“中医高中预科班”的诞生,我国中医教育即将揭开新的一页。

    要重视外界因素的影响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中医药学科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模式转变和卫生政策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需随之不断变化完善。因此,进行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 http://www.100md.com
    中医药学科特点

    中医药学基于经典而传承,源于实践而创新,有很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表明,它是一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双重主导型的科学,体现人文与科学的统一。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指导中医药科学认识健康、治疗疾病、预防保健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中医药在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领域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药学科的独有特点要求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也必须具有其它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特点。

    社会经济发展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要对现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还应该把它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中去考察。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市场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形式,高等教育将在市场经济中重新洗牌,这必然直接影响到新世纪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
, 百拇医药
    医学模式转变

    人类的医学经历了古代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近代生物医学模式以及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等不同发展阶段,医学模式的转变折射出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也反映对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

    卫生政策变化

    卫生政策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而制定和调整的,涉及卫生事业的各个方面,现行的卫生政策包括目前我国的医疗模式、医师执业政策等,对中医药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根据国家卫生政策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以上各种因素的个别影响,还应当综合考虑其关联效应,正确处理中医知识学习与西医知识学习的关系、理论学习与临床训练的关系、学术型人才培养与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水平中医药特色人才。
, 百拇医药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借鉴

    21世纪以来,在终身教育的影响下,阶段性、分专业的终身医学教育观念逐渐被世界医学界广泛认同,医师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并得以推广。在国际上,这种新的医学教育模式被称之为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它由三个性质、目的、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而又相互衔接的教育阶段组成。

    即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和继续医学教育阶段。基础医学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作为医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任务是在完成基础医学教育后,接受正规的专业化培养;继续医学教育的任务则是在完成专业化教育后,行医者继续学习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始终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这种新的医师培养模式将医学基础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融为一体,能很好地解决许多旧模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通过立法或其它手段,建立、巩固、完善这一制度。
, http://www.100md.com
    中医学与西医学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但是,就医学人才培养而言,其过程是相通的。在我国中医教育领域,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了30多年,这种改革涉及中医药教育的许多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但从最终的效果看,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现阶段,我国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正在借鉴现代医学教育成功的做法。在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药学的特点,强调文化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的联系。同时,融进中医师承教育的精神,将中医基础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位教育融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能保持与现代医学教育接轨,又能充分体现自身的特色。

    我校即将开设的“卓越中医人才培养计划—中医班、中西医结合班”正是进行将医学基础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融合的尝试,该班培养方案已经通过论证,拟于2011年首次招生。

    可以预见,随着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推进,一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模式转变和卫生政策调整的要求,并具有中医药学科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出现。, 百拇医药(翟双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