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5 > 学习教材 > 正文
编号:12546790
《四季养生与食疗》(曾郁娟 & 曾婉芬)文字版.pdf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6日
第1页
第161页
第118页
《四季养生与食疗》(曾郁娟 & 曾婉芬)文字版[PDF]
IPB
《四季养生与食疗》(曾郁娟 & 曾婉芬)文字版[PDF]
IPB

    参见附件(1562KB,230页)。

    四季养生其实是中华民族古代圣先贤的智慧结晶,数千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对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乃至今天的社会生活,都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四季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综合了天文学、气象学和农作物生长规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的中的自然物侯的发展。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正是根据四季二十四节气来掌握季节的变化,并由此决定对农作物的适时播种与收割。

    然而,四季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圣经”,而且也是指导人们养生、保健的秘宝。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命活动也必然与四季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连。一年四季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四季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也必定会引起人的心理和生理机能不断地发生更替。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顺从四季二十节气的养生方法,进行养生与保健。

    四季养生与食疗(秋)

    金城出版社

    曾郁娟 主编书 名:四季养生与食疗(秋) 作 者:曾郁娟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7-80084-824-8 中图分类号 R.14 定 价:29.80

    1 ··

    时节篇

    一、简述二十四节气气候转换规律

    二、遵循自然时节养生的原则

    1 .遵循天地自然养生的原则

    2 .遵循人体生物钟的养生原则

    3 .融入生活的自然养生原则

    三、秋季六节气的气候特征

    1 .秋季立秋时节的气候特征

    2 .秋季处暑时节的气候特征

    3 .秋季白露时节的气候特征

    4 .秋季秋分时节的气候特征

    5 .秋季寒露时节的气候特征

    6 .秋季霜降时节的气候特征

    四、自然时节与人体的辨证关系

    1 .自然时节与人体息息相关

    2 .不遵循气候时节养生的误区

    五、秋季六节气与人体健康

    1.秋季时节人体生理的变化

    2.秋季时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六、天人合一的最高养生境界

    1. 《黄帝内经》与天人合一

    2.人体养生需要“形神合一

    3.人体养生需要阴阳平衡

    七、天人合一养生观的缘起

    1.易学的天人合一养生观

    2.医学界的天人合一养生观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目录2 ··

    3 .儒家的天人合一养生观

    一、秋季六节气养生保健方案

    1.秋季六节气养生宜养阴

    2.秋季六节气防燥宜养肺

    3.秋季六节气养卧需调节

    二、秋季六节气的养生保健法

    1.立秋时节的养生保健方法

    2.处暑时节的养生保健方法

    3.白露时节的保养生健方法

    4.秋分时节的养生保健方法

    5.寒露时节的养生保健方法

    6.霜降时节的养生保健方法

    三、秋季六节气的“养藏”之道

    1.秋季六节气的“养藏”特点

    2.秋季六节气的阴阳调息方法

    3.秋季六节气的养护调节方法

    4.秋季六节气的性生活调节

    四、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

    1.维持阴阳平衡的基础

    2. “阳气”保健养生方法

    3. “阴气”保健养生方法

    4.防止阴阳失衡的症状

    5.阴阳平衡的三大法宝

    养生篇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3 ··

    6 .维护生命的储备养生

    五、秋天养生重在养好肺脏腑

    1 .秋天时节如何养好肺

    2. 秋天时节如何养好皮肤

    3.秋天时节如何养好大肠

    4. 秋天时节如何“养鼻”

    一、 “秋凉”时节的情绪调节

    1.秋节时节的情绪调节

    2.秋天不要让情绪着凉

    3. “悲秋”心理宜解不宜结

    4.心情不好时不妨跑一跑

    5.别让情绪跟着“叶落”

    二、 “秋燥”当令易养心调节

    1.养生保健还要养心调节

    .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养生应与“宽容”同行

    .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

    三、秋季时节易做心理按摩

    1.秋季做做心理按摩保健康

    2.做做养心放松健身“操”

    3.心理自救健康养心法

    4.培养愉快的健康情绪

    养心篇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2

    3

    44 ··

    5 .保持好心情的妙点子

    6.养心需要的五种营养素

    7.心理健康可防止癌症

    一、秋季六节气食疗养生要略

    1.秋季六节气的饮食养生要求

    2、秋季食疗原则:以平为主

    3、简述二十四节气的食疗特点

    二、秋季六节气的养生食疗方案

    1.秋季六节气的养生食疗准则

    2.立秋时节的养生食疗方案

    3.处暑时节的养生食疗方案

    4.白露时节的养生食疗方案

    5.秋分时节的养生食疗方案

    6.寒露时节的养生食疗方案

    7.霜降时节的养生食疗方案

    一、秋季,健身的好时机

    1.秋季,户外运动的好时机

    2.秋季健身运动的特别效果

    二、秋季适宜选择的健身运动

    1.秋来晨醒床上健身操

    2.秋季强身“倒行健身术”

    运动篇

    食疗篇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5 ··

    3 .适时习练传统太极拳

    4.秋来勤练养生“呵字功”

    5.秋季适合习练“五禽戏”

    6.秋季适合习炼“易筋经”

    7.秋季不妨洗洗冷水浴

    8.冷空气浴健身又营养

    9.秋季登高,其乐无穷

    10.天人合一养生“游”

    11.慢跑锻炼,炼出健康

    三、秋季健身运动注意事项

    1.早动晚静,动静结合

    2.循环渐进,持之以恒

    3.秋季运动,量力而行

    4.秋季健身要适当补充营养

    5.秋季锻炼要注意保暖防寒

    6.秋季运动要谨防肌肉抽筋

    7.秋季健身运动要多设防

    一、简述二十四节气养生进补的原理

    1.二十四节气养生进补的基本原理

    2.二十四节气养生进补的目的

    3.二十四节气养生进补的方法

    4.二十四节气养生进补的烹调方法

    二、秋季六节气养生进补的原则

    进补篇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6 ··

    1 .秋季时节食补应“滋阴润肺”

    2.秋季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食物应多样、细嚼和慢咽

    三、秋季六节气宜进补的食物

    1.秋季进补主食类宜食食物

    2.秋季进补蛋肉水产类食物

    3.秋季进补蔬菜类宜食食物

    4.秋季进补水果类宜食食物

    四、立秋时节的健康进补食谱

    1.立秋时节菜肴类进补食谱

    2.立秋时节汤羹类进补食谱

    3.立秋时节饮料类进补食谱

    五、处暑时节的健康进补食谱

    1.处暑时节菜肴类进补食谱

    2.处暑时节汤羹类进补食谱

    3.处暑时节饮料类进补食谱

    六、白露时节的健康进补食谱

    1.白露时节菜肴类进补食谱

    2.白露时节汤羹类进补食谱

    3.白露时节饮料类进补食谱

    七、秋分时节的健康进补食谱

    1.秋分时节菜肴类进补食谱

    2.秋分时节汤羹类进补食谱

    3.秋分时节饮料类进补食谱

    八、寒露时节的健康进补食谱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7 ··

    1 .寒露时节菜肴类进补食谱

    2.寒露时节汤羹类进补食谱

    3.寒露时节饮料类进补食谱

    九、霜降时节的健康进补食谱

    1.霜降时节菜肴类进补食谱

    2.霜降时节汤羹类进补食谱

    3.霜降时节饮料类进补食谱

    十、因人而异的健康进补食谱

    1.老年人的健康进补食谱

    2.中年人的健康进补食谱

    3.青年人的健康进补食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62KB,2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