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名医名著 > 正文
编号:12302806
陈治恒先生中医学术精华.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22页
第24页

    参见附件(397kb)。

    陈治恒先生中医学术精华

    知常达变能神能明——精于辨证论治的陈治恒

    杨殿兴整理

    编者按:陈治恒,四川巴县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幼年从师陈心良习医,后又考入成都中医学院(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进行系统学习,其后留校在全

    国著名伤寒学家邓绍先指导下精研伤寒论,从事教学、临床工作。现任成都中

    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1991年被遴选为“中国名老中医

    药专家” 。

    本文介绍陈氏在学术上法遵仲景,师古不泥,重视脾肾,倡言以辨病为核心的辨证论治

    的观点。临床上主要突出法活机圆,经方活用;辨证论治,抓纲析机的特色,并通过十个医

    案具体印证。医论医话则选录陈氏对久病痼疾治在后图,以及对葛根汤等经方的应用体会,录载经验方三首,亦是陈氏临床效方,纵观全文,读者会从中有所启迪。

    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褚氏遗书》

    陈治恒,汉族,名和文,四川巴县人。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喜好医学,194

    5年秋从其伯父、江津县名老中医陈心良习医,勤学5年,尽得其传。1950年悬壶乡里,求诊者甚众,被誉为“陈氏医学传人”。1953年入重庆中医进修学校专修班学习深造。

    1956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本科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师事全国著名伤寒专家

    邓绍先先生,精研中医经典及历代名家著述,打下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现任成都中医药

    大学伤寒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四川省分会仲景学说研究会主任

    委员、中国人体科学会理事。

    199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几十年来,陈氏治学

    以恒,坚持实践,以“学贵由博返约,医要明理致用”为座右铭,博学多闻,临床经验丰富。

    陈氏学术上承《内》、《难》,法尊仲景,旁及诸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精于辨证

    论治。陈氏治学态度严谨,无门户之见,师古不泥于古,经方、时方运用灵活,还十分注意

    博采众长,汲取当代一些研究成果为己所用;擅长治疗外感及内科杂病,对不少疑难病、危

    重症亦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学术精华

    一、法尊仲景,师古不泥

    在长期的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中,陈氏对《伤寒论》的研究造诣较深。其学术思想一

    面秉承邓绍先先生治伤寒首在明理和重在六经气化之说;一面坚持论六经气化不能离形言

    气,讲伤寒务要理用结合,认为任何理论都必须落实到临床应用上才有意义。为了明伤寒之

    理,他精究经旨,穷源溯流,疏发论中本义,揭示六经实质;在经方的应用中,倡导经方有

    正用、借用、变用,尤其强调要师古不泥,灵活应用。

    (一)穷源溯流,疏发本义陈氏认为,要研究《伤寒论》,首先必须明确它的研究对象

    ———伤寒的本义。他认为《伤寒论》源于《内经》,却高于《内经》。仲景在继承中扬长弃

    短,引申其义,重在发展。正如《医宗金鉴》云:“《伤寒论》后汉张机所著,发明《内经》

    奥旨者也,并不引古医经一语,皆出心裁,理无不赅,法无不备。”伤寒一词,古今含义各

    别。考《内经》中,对伤寒一词大致有两方面涵义:一是指感受寒邪引起发热的疾病。如《素

    问·热论》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后世称此为“即

    病之伤寒”。一是指冬时感寒,不即时发病,由于寒邪影响闭藏之令,郁遏阳气,日久蕴酿

    成热,暗耗阴液,使机体先已失调,及至春令阳气升发之时,伏热随之由里达表,或为新感

    引发,则为温病;或至夏日,随阳气向外发泄,更易病暑。此即“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

    问·热论》)之义。后世称此为“不即病之伤寒”。《内经》中虽然也有感受风、暑、燥、湿

    和疫疠之邪为病,但它们并不属于上述两种伤寒的范围。仲景沿用其伤寒概念,加以引申和

    扩展,使伤寒为多种外感疾病的总称。因此,《伤寒论》在太阳病篇中有中风、伤寒、温病、风湿;在《金匮要略》(与《伤寒论》原为一书)中有痉、湿、 等辨治内容,可见“伤寒”

    之义包括的范围既广,变化也大,即后世所称的“广义伤寒”。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

    中引《小品》之说,谓“伤寒雅士之词,云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王焘《外台秘要》

    除仍主伤寒为“天行”之说外,还提出“凡外邪之伤人,尽呼为伤寒”等等诸说,皆认为《伤

    寒论》是引申扩展的广义伤寒。陈氏因此得出结论,认为《伤寒论》是根据《难经》“伤寒

    有五”之说立论的。

    此外,仲景以伤寒名书,也表明他研究外感疾病是以风寒之邪立论,一方面引伸出风寒

    之邪伤阳,法重辛温之理,克服《内经·热论》中,“但有表里之实热,并无表里之虚寒……,但有可汗可泄之法,并无可温可补之例”(《伤寒论翼》),纠正其偏;另一方面,详于寒略于

    温者,除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密切关系外,还有举一反三,由博返约,执简驭繁之义。

    例如:论中只有第6条阐述了温病初起的不同特点和误治变证,其后论中似乎未明言阐释温

    病之理法方药,但认真研究《伤寒论》后,才知晓仲景举风寒为纲,确属匠心独运。因为风

    寒之邪为患有其特殊性和代表性,它既可以从寒伤阳,或停水停湿,又可化热入里,或化燥

    化火,因而暑、热、燥、火之邪为患在其病理变化过程中与之有共通之处。例如:暑邪易伤

    津耗气,这一病理与之风寒化热入里,热炽气分津伤之候基本相同。事实上《伤寒论》在详

    细阐述风寒致病的整个过程中,已寓六淫致病的病理于其中,虽然六淫致病来历不同,在病

    理上却表现出殊途同归。因此,尽管论中仲景没有明言温病的治法,但实际上已将之寓于六

    经辨证论治之中。质言之。风寒化热入里的各种辨治方法,亦可用于温病,两者是相通的。

    如论中的栀子豉汤、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三承气汤、黄连阿胶汤……等,都是治疗温病的常用方。

    同理,伤寒与杂病的关系亦与之相似。伤寒的传变是以六经为规律,杂病的传变是以五

    行乘侮为规律。伤寒之变证(指不循一般规律的传变,难以用六经称其名者),其变传入具

    体脏腑之后,则与杂病相通,其表现的病理机制以及治疗方法,均是相通的,亦表现为殊途

    同归,故有“伤寒钳百病”之说,明乎于此,则不难理解伤寒方可以治疗杂病的原由。

    因此,陈氏甚赞“明一气之病,则能明六气之病;明六气之病,则能明六气杂合之病”之说。

    明确研究对象,弄清《伤寒论》的本义,才能揭示《伤寒论》的真谛。

    (二)探赜索隐,揭示六经陈氏对《伤寒论》三阴三阳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他认为六经

    是辨证纲领,对之必须深入研究,借以弄清六经源流及实质,才能窥见原书旨意,在应用中

    才能把握六经辨治规律,得心应手。

    “六经”一词,肇始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

    《灵枢·刺节真邪》云:“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皆指经脉,人体十二经

    脉,合手足言之,则为三阴三阳。仲景《伤寒论》中并无“六经”字样,最先使用“六经”

    二字统括伤寒和热病的是晋人皇甫谧,以后宋·朱肱、金·成无己等在他们研究《伤寒论》

    的著作中相继使用了“六经”一词,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

    仲景三阴三阳理论本源于《内经》。考《内经》中运用三阴三阳之理,大约有如下四方

    面:一为热病之三阴三阳,见于《素问·热论》;一为经络之三阴三阳,多见于《灵枢·经

    脉》;一为气化之三阴三阳,见于《内经》“七篇大论”;一为论述三阴三阳离合、开合枢关

    系,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阴阳别论》。仲景《伤寒论》六经的理论,实际上

    是吸收综合了《内经》有关三阴三阳理论体系的精华,并以临床实用为目的,进行了改造、发展、提高而自成一体。

    仲景六经理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97KB,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