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中医药院校 > 正文
编号:12489621
敢做栋梁能承重 誓成大医济苍黎 ——走进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西南联大”(二)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126期
     1958年6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李约瑟教授来校访问。

    上世纪50年代,教师们为在句容县开展巡回医疗教学备课。

    “学子莘莘,清途厉马,止风尘驿路。随夙愿,杏苑程门,又将坟典求读。且勾留,当惜分阴,书声吟语。去是青丝,今已霜颜,桑榆日暮。峥嵘岁月,关山遮断,昔年师友犹谁健,问知乎?漫话年年诉。”这是国医大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南中医第二期教学研究班学员张灿玾《莺啼序?忆游学金陵》的片段,代表了一代中医人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怀念之情。

    “在中医那样艰难的年代里,全国佩服的就是南京。事实也证明,南京走的路子是对的。中医一定要走正确的道路,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张灿玾认为,在南京14个月的学习,在他心中却是一生医学历程的转折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他对中医学的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的认识更明确,对中医学四大经典学术价值的理解更深刻。他说:“南京中医药大学是我永远的母校,我永远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

    “来校时,我们是乌发满头、风华正茂。如今60年过去了,我们虽两鬓斑白,但豪情满怀。”这些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初期学员,聊起以往的艰苦岁月和充实的学习生活,有回忆,有感叹,更有对当时领导坚持狠抓中医药特色优势做法的认同与景仰。

    走出象牙塔

    走出学校大门,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眼睛记录贫苦,用心靠近最基层的民众,是南中医师生探索的针灸巡回教学实践。说起这段历史,首批留校的杨兆民教授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解矛盾走出校门天地宽

    杨兆民回忆,建校初期,学校虽然规模很小,但全国各地要求到南京学习进修的中西医务人员很多。当时的状况是:教学用房少、一线教师少、实习基地少,而学员多、班次多、学制多。

    面对“三多三少”的矛盾,学校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提出“走出校门、针灸先行”的思想,动员师生面向社会,开门办学,就地实习。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治好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还为普及推广针灸学术起到了推动作用。

    “昨宿东京今西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9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