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医文化
编号:10179627
群星璀璨话新安——新安医学代表人物(一)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14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李佛基

    吴昆——穷研《素问》 考证医方

    吴昆,字山甫,号鹤皋,歙县澄塘人,约生于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卒于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享年69 岁。

    吴昆出身于医学世家,十五岁学医,苦读三年,博览医籍。复遍游全国,结交天下名医,前后竟拜师72人。他广采各家之长,兼收并蓄,奠定了深厚的医学基础。出道之初,先在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后到姑溪(今安徽当涂县)、和阳(今安徽和县)等地行医,医技精湛,活人无数,患者感激,群医折服,送其雅号“参黄子”,以赞其洞悉黄帝经旨之奥。由于其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都很丰富,对《内经·素问》研究颇有独到之处,所著《素问吴注》历来为医界推崇。《素问吴注》充实了林亿注文,订正了王冰注文的多处错误。儒学功底深厚的吴昆,注重音训,能正确读文,准确了解经旨,对后学帮助甚大。

    除《素问吴注》外,吴昆还用十余年时间,搜集700多医方,并深入研究,详细考证,编成《医方考》。全书共六卷分七十三门。各门首述病因,次列方剂,再列适用证候与用法、注意事项等。每方都有方解及考证,使读者上可溯源经旨,下得方药要领。其临床的实用价值,不但蜚声国内医界,还东传日本。日本1619年、1651年有刻本流行,并有多位学者加以研究,北山友松子所著《医方考绳愆》就是研讨《医方考》的重要著作。
, 百拇医药
    吴昆一生著述颇丰,除《素问吴注》、《医方考》外,还有《针方六集》、《脉语》等。《针方六集》是吴氏晚年集古代针灸之大成,参以己见而成。该书卷四名“旁通集”,取触类旁通之意,是吴氏研究《灵枢》、各家针灸学说和自己临床经验的结晶,应用价值较大。

    方有执——创伤寒“三纲鼎立”说

    方有执,字中行,歙县中山人,生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卒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5年),享年73岁。

    方有执家庭屡遭不幸,两次丧妻,五个子女又因病而亡。方氏痛悼妻儿皆殇于中风伤寒,遂发奋攻读医学,尤重研究《伤寒论》,见解独到。方氏穷经皓首,详求仲景之旨,复参以自身临床心得,花费二十多年时间,著成《伤寒论条辨》。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已71岁高龄的方有执,用了一年时间仔细审订书稿,方才付梓,由此可见方氏治学一丝不苟的精神。

    方有执将伤寒太阳病分为“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三种类型,首创“三纲鼎立”说。且不说方氏如此分类是否符合仲景原意,但其勇于创新的精神弥足珍贵。“三纲鼎立”说提出后,影响深广。先后有江西喻昌著《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即《尚论篇》)、常州张璐著《伤寒缵论》、歙县程应旄著《伤寒论后条辨》、郑重光著《伤寒论条辨续注》等。已故学者任应秋教授把方有执列为研究《伤寒论》“重订错简派”的鼻祖。学术界通常都认为“三纲鼎立”说由喻昌提出,但康熙十三年(1674年),河北学者林起龙对照方、喻两书后,发现喻实抄袭方说,不平之余,将《伤寒论条辨》重新评点梓行,《尚论篇》附其后,方氏之说遂得重显于世。
, http://www.100md.com
    方有执还研究《伤寒》、《金匮》中有关“痉证”内容,结合临床体会,撰成《痉书》一卷。此方氏为遣丧妻失子之痛“客游楚淮”时,见当地多数医生不明外感高热抽搐的病因,皆混称惊风,常致失治。痛惜之余,发奋攻研而著是书。他认为,痉病惟小儿最常见,新产之妇次之。所以然者,因伤寒发热汗出,血虚所致。小儿血气未充,新产妇本体血虚,筋脉失养,从而发为痉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称《痉书》辨痉病与惊风之疑似最为明确。方氏其他著作还有《本草钞》,录《伤寒论》所用药物91种,逐药阐述,以便学者。另著《或问》一卷,设以问答,发挥条辨。方氏以毕生精力研究《伤寒论》,其遭遇之坎坷,治学之坚韧,令人感佩钦敬。

    陈嘉谟——编著本草学教材《本草蒙荃》

    陈嘉谟,字庭采,号月朋子,祁门县人,生于明宪宗成化丙午年(公元1486年),卒于穆宗隆庆庚午年(公元1570年),享年84岁。

    程嘉谟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多才多艺,尤偏爱医学。上自灵素难经,下及历代各家,无不悉心探研,医学理论造诣精深,对本草学研究作出的贡献尤其令人瞩目。他认为:“不读本草,无以发《素》、《难》治病之玄机,是故本草也者,方药之根柢,医学之指南也” 。他阅读了历代本草,并作出中肯评价。有感于《大观本草》忽视应用,《本草集要》词简不赅,《本草汇编》内容驳杂且多自相矛盾,遂以上述诸本草为底本,互相参补,殚心竭虑,编成《本草蒙荃》十二卷,初用以教授门徒,后由其学生叶裴、鲍倚等协助,五易其稿而刊行于世,给初习医者提供了一部很好的本草入门书。李时珍评价说:“(其书)凡十二卷……每品具气味、产、采、治疗方法,创成对语,以便成诵,间附己意于后,便于初学,名曰蒙荃,诚称其实” 。该书至今仍为广大临床医生作为常用的本草参考书。
, http://www.100md.com
    《本草蒙荃》十二卷,分总论、产地、收采、保藏、贸易、炮制、治疗、制药、七方、十剂等门类。是书重医药依存关系,卷首载历代名医图考,记有伏羲、神农、黄帝、岐伯、雷公、韦讯、孙思邈等十四位古名医简介,为后世研究医学史提供了一份宝贵资料。原版无图像,崇祯年间再版重刊时由熊宗立据文各增一图。《本草蒙荃》载药742味,实际讨论447味。陈氏特别重视药物的炮制,有很多独到见解。对炮制所选用的辅料,一一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如醋味酸,酸入肝,酸制可引药入肝;姜味辛,辛发散,姜制可增强发散;米泔水炙可去药燥烈之性,蜜炙可增强补养之功,土炒有助健脾,盐炒走肾软坚。在炮制的火候掌握上,陈氏首次提出“紧火”概念,就是持续猛烈的明火,使中药炮制火候学趋于全面。在药物使用上,陈氏强调气味合参:“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有气味俱使者,有先使味后使气者,不可一例而拘。”又说:“有一药两味或三味者,或一药一气或二气者”,应全面考虑。他对前辈名家也不迷信盲从。如朱丹溪曾说:“气病补血,虽不便愈病亦无害”,陈氏则认为:“血证固不可专补其气,气病亦不可过补其血,应认证为准,兼顾施治”。, 百拇医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