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普通外科 > 01
编号:10300680
血管外科的现状与思考(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经成形术修正的股深动脉;在多节段阻塞的动脉中尤其是腘动脉,可能存在一定长度的开放动脉;胫前动脉的中段以及位于踝平面的胫后动脉及足底动脉,都可以用作流出道完成动脉重建。为此,需要全下肢动脉良好显示的动脉造影技术;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尤其是远期通畅率的随访结果,对于多平面旁路术挽救肢体的治疗价值作出客观评价。②近端动脉通畅而远端主干动脉广泛阻塞,是又一难以处理的临床问题。自80年代初,有不少报告肯定了建立人为动-静脉瘘,即“静脉动脉化”的疗效,手术方法有一期、分期手术;接受转流的静脉可以是高位(包括髂静脉)或低位(小腿主干静脉)深静脉或浅静脉。对术后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逆向灌注并建立不同于正常途径的微循环通路及重建组织营养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当今,至少有两个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早期报告的病例组已逾10年,为远期疗效的评估提供了条件;微循环的观察可以对逆向灌注的动脉血的流向作出解释,在此基础上如何证实组织(细胞)间的交换确已获得改善。

    5、 糖尿病足,因糖尿病及肥胖症的发病率增高而日趋常见,与糖尿病性眼病、肾病及心血管病共为糖尿病的四大并发症。在糖尿病患者中,周围血管病发生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5-3倍,截肢率高出10-23倍,理应予以重视。与动脉阻塞性疾病并发的足坏死不同,糖尿病足具有肿胀、色暗红、皮温高、肌腱潜行多发性坏死,而足背动脉或/和胫后动脉搏动却仍可扪及等特点。有三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①除了缺血、感染、神经损害外,糖代谢异常可能是肌腱变性坏死更为直接的原因。②动脉阻塞性疾病引起足缺血性坏死表现为冷、干瘪、发黑,而糖尿病足则呈热、肿胀、暗红。前者,足部动脉压及踝/肱指数降低;后者是否存在足部组织内压的增高。③除了糖尿病的治疗外,阻断糖代谢异常对肌腱的损害、降低足部组织内压有可能是糖尿病足避免截肢的重要环节。
, 百拇医药
    6、 缺血性脑病的外科治疗尚未被广泛重视,包含有两类疾病:由颅外颈动脉及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中风,由多发性大动脉炎造成的弓上动脉分支严重狭窄及闭塞。前者,多见于老年患者,在动脉硬化病程进展中突发脑梗塞;后者,见于中青年女性,频发脑缺血症状而处于病肺状态。有两个问题应予关注:①颈动脉内膜剥脱已是公认的治疗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列为>期间重点推广的治疗脑卒中的手术方法。但进展缓慢,需要有更多的资料明确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其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以及在脑卒中的重要性。②由多发性大动脉炎造成的颅外颈动脉阻塞,虽然常累及多支动脉的长段阻塞,但现代血管外科技术仍能完成动脉重建恢复脑血供。对于双侧病变实施双侧重建术后,可引起持续的昏迷、抽搐,甚至死亡。如何阐明术后颅内高压、脑出血、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机理,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使成功的手术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7、 大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近年来较为突出的进展表现在:肾动脉平面远侧的腹主动脉瘤腔内植入人工血管,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成熟手术; 肾动平面以上的主动脉瘤及胸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方式有了很大改进,在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方面随之有了明显的改变;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急症手术及广泛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治,也引起了更多的重视;布加综合征已总出根据不同类型实施不同手术方法的经验;利用介入方法植入带有人工血管的内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已有成功的报导。上述诸方面,代表了国内动脉外科水平的迅速提高,令人鼓舞。下列几个方面是否可以作为继续探讨的问题:①肾动脉平面以上的腹主动脉瘤,以及涉全主动脉的胸腹主动瘤的手术治疗,尚需积累更多的临, 百拇医药(张柏根)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