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骨科 > 02
编号:10301247
肘关节镜手术(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以下文章中的[]表示参考文献

    肘关节镜始于1931年Burman[1]的研究,但其临床应用发展缓慢,入路的安全性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直至80年代中后期,Andrews[2]等提出应用仰卧位技术,经前外侧、前内侧及后外侧手术入路,进行肘关节镜手术,才界定了肘关节镜手术操作的规范化标准,从此肘关节镜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研究的深入,体位和入路不断改进,适应证不断扩大,肘关节镜目前已成为治疗肘关节疾患安全的微创手术,使桡神经一过性损伤发生率已降至0.2%~0.6%[3]。但目前肘关节镜在国内尚在起步阶段。

    肘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随着肘关节镜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大,目前已扩展至以下几个方面:⑴不明原因的肘关节疼痛:如滑膜嵌入、软骨损伤等,手术前常难以作出明确诊断;⑵游离体取出;⑶骨赘切除:鹰咀、鹰咀窝等,⑷剥脱性骨软骨炎及软骨损伤的清理;⑸滑膜切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以及化脓性关节炎的冲洗清理术; ⑹肘关节挛缩或粘连松解术,但如果粘连严重,影响穿刺的安全性,则成为肘关节镜手术的禁忌; ⑺桡骨头切除术; ⑻网球肘;以及⑼肘关节关节内骨折的治疗等。由此可见,肘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是很广泛的,但严重肘关节僵硬、肘关节骨或软组织解剖的严重扭曲或变异以及局部感染,因为影响到手术的安全性故列为肘关节镜手术的禁忌[3]。

    体位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的发展过程,自1992年,O’Driscoll和Morrey发展了侧卧位技术以来,其优越性受到肘关节镜医师的普遍欢迎。侧卧位技术具体做法:侧卧位(如图1),患肢在上,置于特制的肘托上,这样肘关节稳定性好;同时使肘关节屈曲90°,便于肘关节前间隙的操作;肘托上放一软垫,以防上臂神经等受到压迫。

    麻醉方法多采用全麻。

    关节镜采用(2.7mm、30(关节镜。成人也可使用(4.0mm、30(关节镜。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铺巾后置防水巾,确认肘关节屈曲90°,用消毒标记笔标记肱骨内、外上髁、桡骨头及尺骨鹰嘴尖(图2,3),用标尺准确测量切口位置并进行标记。从外直入路行关节穿刺,注入生理盐水20~40ml,使关节腔得到彻底充盈;首先选择内上入路(内上髁上2cm,肌间隔前方),皮肤用11号刀片切开0.5~1cm,皮下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至深筋膜,以免损伤皮下神经;然后用钝头棒带套管,紧贴肱骨前面,沿桡骨头方向穿刺入关节,插入关节镜,对肘关节前方结构进行观察。如需要进行镜下手术(如游离体取出、滑膜切除等),可在直视下,用上述钝性分离方法行外上入路(外上髁上2cm,前1~2cm)穿刺;如果游离体较大,应将关节镜移至外上入路,从内上入路取出游离体更为安全。同法行外直入路(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尺骨鹰嘴之间的软垫区)穿刺,插入关节镜,观察肱桡关节后侧、滑车及尺骨鹰嘴关节面、鹰嘴窝等,如果需要镜下手术(如游离体取出、骨赘切除等)应加行后直(鹰嘴尖上3cm)或后外入路(鹰嘴尖上3cm,外1cm,肱三头肌腱的外缘),进行操作。, 百拇医药(崔国庆)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