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放射科 > 06
编号:10301957
胃癌淋巴结转移CT诊断(4)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离肿瘤最近的淋巴结组转移发生率最高,离肿瘤越远,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越低。胃上部癌的转移范围较下部广,其第三站转移率达18%,而下部癌则仅为5%。

    (4)淋巴引流区域

    胃的输出淋巴管,大部分沿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及其分支起行,逆动脉血流方向,向其根部集聚。其引流区域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其中有代表性的是Rouviere的四分区法。

    Ⅰ区(小弯区):为胃左动脉供血区域的淋巴引流区,包括贲门左、右淋巴结、小弯淋巴结、胃左动脉干淋巴结、胃左动脉根部淋巴结。

    Ⅱ区(幽门区):为胃右动脉供血区域的淋巴引流区。包括幽门上淋巴结、肝总动脉干淋巴结、肝总动脉根部淋巴结。

    Ⅲ区(肝、胃右大网区):为胃网膜右动脉供血区域的淋巴引流区。包括大弯淋巴结、幽门下淋巴结、肝总动脉干淋巴结、肝总动脉根部淋巴结。部分幽门下淋巴结向下汇入肠系膜根部淋巴结。

    Ⅳ区(脾区):为胃短动脉与胃网膜左动脉供血区域的淋巴引流区。包括大弯左上部淋巴结、脾门淋巴结、脾动脉干淋巴结、脾动脉根部淋巴结。

    这一分区法,可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CT评价提供一些参考,在胃癌原发灶引流区内检出的淋巴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还要注意的是,由于胃壁内、外的淋巴系统存在广泛的交通,当淋巴管内有淋巴结转移或癌栓形成时,引起淋巴液的逆向流动,可造成上述引流区外的转移。

    (5)淋巴结大小、形态与转移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随淋巴结直径的增大,其数量相应减少,而转移淋巴结由于癌组织不断生长,其大小可不断增大。随淋巴结直径增加,转移率明显升高。淋巴结直径与转移的相关性,是判定淋巴结转移的依据之一。

    应当指出,CT上淋巴结增大并不意味一定是转移,当增大淋巴结出现下述表现时,提示转移的存在:蚕蚀状、囊状、周边高密度中心低密度、相对高密度及花斑状者,呈串珠状排列、对血管产生压迫和肿块状增大的淋巴结多有转移。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根据上述淋巴结形态及增强表现判定淋巴结转移的方法,只适用于较大的淋巴结,而对于较小的淋巴结,在诊断上仍存在较大难度。

    以淋巴结大小作为诊断转移的标准,各家标准不尽相同,从8mm至15mm均有报道。我们通过53例手术切除病例的研究注意到,随淋巴结直径的增加,转移率明显升高。

    单纯以淋巴结直径为标准,难以同时保证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若以15mm为标准,虽然CT诊断的特异性达99.2%,但敏感性却仅为23%,如果以8mm作为诊断标准,虽提高了CT诊断的敏感性(54.6%),但特异性却明显下降(86.2%)。

    由于小淋巴结仍有相当比例的转移率,如5~9mm组为23.3%,5mm以下组仍有18.1%的转移。因此,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较大的淋巴结,提高对小淋巴结的重视程度,对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胃癌的治疗水平,降低假阴性有更重要意义。

    6. 胃癌生物学行为与淋巴结转移CT诊断, http://www.100md.com(张晓鹏)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